四川在线记者 郝勇
1月11日记者从成都市地志办获悉,“成都名镇名村志丛书”首批志书——金堂《三学寺村志》、青白江区《城厢镇志》、蒲江县《西来镇志》近日出版。
“不读《三学寺村志》,还真不知道成都金堂之偏隅,竟有如此人文厚重之地。”成都市地志办编审处黄小华在审读《三学寺村志》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初以为:那山,只是成都平原边缘普通一山;那寺,只是成都众多古寺中最不起眼的一座;那人,只是民间流传中的普通人物罢了。及至审读此志,才拍案惊奇。”
作为“成都名镇名村志丛书”首部名村志——金堂《三学寺村志》,由金堂县栖贤街道三学寺村志编纂委员会组织编纂,成都市和金堂县两级地方志办公室按名村志要求进行指导,历经7年编纂,35万字涵盖“道教名山”“隋唐古寺”“名人诗咏”“墨客文韵”“碑刻楹联”“文物古迹”“旅游开发”“风土民情”“人物”等9个主要栏目。
新型志书,突出成都的“名”与“特”
据介绍,“成都名镇名村志丛书”是一种新型的志书,除遵循修志的基本规律外,更注重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名”与“特”。
“一是曾经有名的。主要是指成都历史上曾经有名的、历史文化信息特别丰富的镇、村。二是现在命名的。主要是指市级以上政府机构或权威组织评定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经济名镇名村,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的具有某方面特色的其他镇、村。三是发展出名的。主要是指那些产业特色明显、产业发展在全国或全省占有重要地位或影响较大的镇、村。”黄小华介绍道。
《三学寺村志》突出了三学寺村在中国历史和文化方面的三项“名”和“特”:一是三学寺村所在的金堂三学山,是中国道教炼丹术的重要传承地。二是三学山上的三学寺,隋唐即已有之,现留存有大量遗迹、文物。三是与当下的鲜为人知不同,李八百和三学山、三学寺在中国古代典籍文献中“热闹非凡”。
“像三学寺村这样的村、镇,在成都太多太多。”说起成都名镇名村,黄小华如数家珍。
《城厢镇志》也是“成都名镇名村志丛书”首批志书之一。城厢镇是四川古代县治文化、书院文化保存最好的镇,包括宗祠、客家文化,在全国古镇中也非常有个性。“从宋代以来180多位有名有姓的县令被一一记录,他们在城厢留下的治绩,有的竟是汉语典故的来源,而我们竟然不知。这在《城厢镇志》就有详细的记录。”黄小华说。
系列丛书,地方志里读懂成都
为了让成都山川风物、民风民俗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飞入寻常百姓家,将浩如烟海的地方志文献转化为通俗易读的文本,2017年以来,成都方志办还推出“成都风土人文丛书”近30部书籍成果,如《华西坝记忆》《天府芙蓉》《蒲江幺妹灯》《百家百年》等,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发掘地方历史文化、展示地方民俗风情,彰显地方人文特色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小华介绍,《成都名镇名村志丛书》各区县名镇、名村正同期编纂,未来将陆续出版面世。“成都名镇名村志丛书”和“成都风土人文丛书”作为成都方志文化的两大品牌和名片,正是将厚重地方志转化成耐读的故事,用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文化基因,接续成都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