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体 > 正文

为成都大运会创作《世界是我们》 王平久:歌曲展示成都的世界责任感

为成都大运会创作《世界是我们》 王平久:歌曲展示成都的世界责任感
2021-10-28 15:15:27 来源:

“一群年轻人,在特别浪漫的花下奔跑过来,充满笑脸和青春洋溢的感觉……”在王平久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正是优雅时尚的成都与年轻群体组成的大运会擦出的火花。作为词作家、策划人、大型活动专家的王平久,在策划了《北京欢迎你》《We are ready》等经典作品的同时,更是创作了《国家》《生死不离》《我们都是追梦人》《湾》《站起来》《雪恋》《赞赞新时代》《世界》《美丽中国》《出发吧,春天》《星辰大海》等口碑传唱双赢的音乐作品。这一次,王平久与自己的金牌搭档、知名音乐人常石磊一同接受了“新挑战”——为成都大运会创作歌曲。

在王平久看来,如果再做一个《成都欢迎你》,没意思也没有创意。“我们都觉得一定要跟其他歌不一样,定下来的东西一定要超越上一次、要不一样。”在接受专访时,王平久坦言这首《世界是我们》展示成都的世界责任感。“成都是世界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不要去告诉大家‘我要怎么怎么样’,我们应该为我们的未来呼唤真挚的爱。”同时,王平久更是直言,“大运会的成功举办,会让成都更加充满活力、更加时尚。”

为成都大运会创作《世界是我们》 王平久:歌曲展示成都的世界责任感

成都与音乐的碰撞

王平久:再做《成都欢迎你》没意思 大运会的奥林匹克精神重在“世界性”

每个不同的运动会,或者不同的时代、阶段、地域,它的音乐诉求是不一样的。所以王平久并不希望在做一首《成都欢迎你》,没意思也没有创意。奥林匹克精神最大的特点就是包容世界、包容所有人,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这也是王平久所期待的,让大家看到成都这座城市与音乐的火辣碰撞。

问:您怎么形容成都?

王平久:成都是我渴望生活的城市,充满了惬意,可以去茶馆聊聊天,可以吃好吃的,可以到处去转转,也充满了活力和城市新鲜感。它是新的一线城市,是很多很多充满梦想的人都想去生活的地方。成都是比较随性的地方,特别适合很累的人去放松、去感受。

问:最喜欢什么运动项目?

王平久:我以前是足球队的,在军校时候是足球队的守门员。

问:您觉得好的音乐,对于体育赛事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王平久:其实音乐和体育赛事是不可分离的东西。音乐的节奏是体育的节奏,体育的节奏是音乐的节奏。有很多很多赛场的音乐,人们在奔跑、跳舞的时候,是会给他们力量。比如说健美操,这些本身就是有音乐、有动感的。我觉得音乐和体育本身就有相关的东西,对于体育来说,音乐是加油鼓劲的口号、方式,不仅仅是仪式感的,也是力量的呼唤和心灵的慰藉。但是,对体育而言,音乐又不仅仅是鼓励,也是精神的嵌入。体育本身是没有说话的感觉,体育是动作,但不一定是语言;音乐有说话的感觉。当音乐和体育在一起的时候,就有动作、有画面,还有语言,才是唯美的东西,就跟电影一样。

问:您是北京奥运会歌曲征集的主要负责人,《We are ready》《北京欢迎你》等都是由您发起策划,您对于这样的世界综合性体育赛事的相关歌曲曲风有没有什么偏好和倾向?

王平久:每个不同的运动会,或者不同的时代、阶段、地域,它的音乐诉求是不一样。如果你说现在你再做一个《成都欢迎你》,大家未必接受得了,也没有什么意思,也没有创意。体育里面面冠军只有一个,音乐也一样,要让别人记住,要传播,那你只有要唯一性,大家才能记住。《北京欢迎你》是赢在创意上面、表达形式上面,以及各种明星的力量,还有当时对奥运的热情,这是天时地利人和才出来有这首歌。歌能够传唱、能够被记住是很多因素决定的,而不仅仅是音乐本身是否完美,它的传播方式是否正确,它出生的时间是否正确。我们会说一首歌是有“运”的,是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才会有最好的效果。

问:“大运会”已经举办了30届,它一方面是世界性的,面对的是全世界的朝气蓬勃的青年大学生;它同时又是民族的,是在中国西部极富发展潜力的中心城市成都举办,对于曲风呈现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选择上您有什么看法?

王平久:我觉得越是好歌,无论是民族性还是世界性,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想表达什么。有些民族性的东西也是能够受到世界性的认可,世界性的东西也能得到接纳。在音乐这个概念里,所有人都是宽容和包罗万象的,它不是封闭的。因为在音乐跟别的不一样,它会有一些文化的差别,但它绝对不是“我就喜欢世界的”,或者“我就喜欢民族的”,不对。它有时候民族的东西世界也很喜欢,世界的东西我们轻轻松松也能接受。现在全球都是信息化,在接纳方式都有很大的改变。这时候你再谈世界性或民族性的话,并以此来标榜一首歌的成功的话,那就太没有意义了。大运会的奥林匹克精神,重在世界性。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被全世界所认可和接纳,在大家心目中充满着崇敬,就是因为它的世界性,它能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生成自我。在中国举办,那么日本的东西也能体现在上面,奥林匹克精神最重要的就是世界性和世界的包容性。你看到全世界的人都在同一个赛场上拼搏,每一场竞赛之间都藏着各个国家的文化,亚洲的、非洲的、欧洲的都可以。

问:相当于民族性和世界性是交融在一起的吗?

王平久:对对对。我觉得奥林匹克精神最大的特点就是包容世界、包容所有人,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你看世界上各种各样国际性的东西,而奥运会才是真正全世界的,各个国家都要去为之努力、为之奋斗,这是有原因的。

问:以往在中国大陆城市(北京、深圳)举办过的“大运会”音乐主题曲歌词及音乐短片对城市风格的体现都不太明显,您觉得在音乐中凸显一些城市地域文化特征这种想法如何?

王平久:未必要这样。如果有地域文化特色在里面,那更好;但是不要刻意为之。你看《北京欢迎你》,就是典型的北京歌谣状态的东西,它的音乐创作动机就是北京的歌谣,它是属于这个城市的。但是你感觉不到它很狭隘,它很包容,它写的虽然是一个城市,但这个城市是属于世界的。

问:您的很多歌曲都蛮打动人的,传唱度也蛮高的。您觉得对于乐曲、歌曲创作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什么?

王平久:我觉得就是,“随性”,就是“别装”。因为你是一个歌者的话,写东西你就得表达你内心的东西。大家都觉得我成功率特别高,但我也是业余的,我也不是专业的。我经常看到各种主流歌曲能火,当然不是说商业歌曲,是说很主流、高大上的歌曲,但大家都可以接受,上上下下传唱得也都很火。你看除了《国家》之外,《我们都是追梦人》也都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说感受”、“说真话”,就是表达一些真实的东西。你看《我们都是追梦人》,就是很正很正,人家一听都觉得“哇太正了”,但所有人也都愿意唱,就是因为它表达的是真心话。你看最近写的一首歌《出发吧,春天》,写得非常好听,这个就是我们把去年疫情的感受写了进去。

《世界是我们》的创作灵感

王平久:创作就是生活,成都要有世界责任感

在确定《北京欢迎你》这首歌的题目时,王平久冥思苦想两个月,“废掉”无数题目之后,在一天早晨开车上班的路上,他看到街边的福娃,这个题目“突然闪现出来”……无论是策划,还是自己创作,王平久觉得最大的灵感都是源自于生活,“别把创作和生活分开。”他表示在自己为成都大运会创作的《世界是我们》中,更多是看到成都作为世界的一部分,所承担的世界责任感。

问:您说成都是自己渴望生活的城市,那这座城市最能给您带来创作灵感的是什么?

王平久:这个城市给别人的感觉就是一种,怎么说呢,舒服,就是舒服。

问:生活节奏慢?

王平久:不是慢节奏,这个舒服是指它没有那么张扬和霸道,就是人看起来很舒服,吃的东西也很舒服。

问:那这些特点会不会给您带来创作上的灵感呢?

王平久:可能会,今天我跟你聊完,突然感觉成都没有那么张扬,没有那么霸道,它就是每一个人都有心灵安放。比如你在茶馆里、山坡上待会儿,会让你心安,这个城市就是给我这样的感觉。

问:近些年流行音乐的融合性更强了,尤其是在川渝地区一些说唱、嘻哈风格很流行,甚至融入了一些戏曲元素,音乐中多种元素的融合好像是一种大的趋势。您觉得大运会主题曲能否考虑一些这样的融合,去追赶这样一种“年轻”的潮流呢?

王平久:不会。你想到的东西我一定不会做。如果大家都想得到的东西,那它肯定没有意义了,如果大家都能想到我的主题曲写成什么样,那我还能写啥呢?比如说你之前会想到奥运会我会推出《北京欢迎你》吗?当时大家也给我提了很多建议,但我就不会这么做,你们能想到的我都不会这么做。

问:很多人都喜欢您创作的这首《世界是我们》……

王平久:我的歌是需要创意的,需要想法的,作为新一线城市,成都应该是世界中心的一个轴心,是属于世界的。比如说我站在成都的时候,我关注的是整个世界、乃至地球。我就想要城市有“世界责任感”,中国现在要有国际责任感,那么我希望我们年轻人充满社会和世界责任感,成都也要有世界责任感。我就想,让大家能表达出成都是世界的一份子,大学生是未来的一份子,我们如何爱这个城市、爱这个世界、爱这个地球,我们如何在各种各样的状态之下彼此凝聚在一起。现在世界不能把你和我分开,以前你是你,我是我,连在一起才是我们;现在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问:您写的很多歌曲大家都非常喜欢,包括刚刚您讲到的关于大运会的歌,“爱世界、爱地球,世界责任感”,我觉得您的很多歌曲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王平久:对,成都是世界的一份子。我告诉你,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世界的一份子,对吧。那么成都这个城市也是世界城市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不要去告诉大家“我要怎么怎么样”,我们应该为我们的未来呼唤真挚的爱。以前大家以为我们需要连在一起、牵在一起,但现在无论你牵或不牵,我们都在一起。

问:平时创作的时候会不会有感情迸发的原点?

王平久:肯定会有呀。你想想过去的疫情,最开始有人说只有中国有、国外没有,那怎么可能呢?现在是全世界都有。这样说你就知道什么叫“全世界”、“全地球”了吧?以前没有这个感受的。以前一个流行病在一个国家就能挡住,现在挡得住吗?这是全世界。现在你一点消息,全世界都能知道。现在,我们最大的改变就是,每一个“我”以前只属于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国家,现在你属于世界,你同意吗?

问:是的。

王平久:现在你在成都,但你首先属于这个世界。以前你看不到这个世界,但现在你可以通过各种手法,你看到星星、看到月球,任何东西你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现在距离感变了。以前你想看见世界,你看不见的;现在不管你看不看,你都属于世界的。

问:这些想法好像很多都是来源于您的生活经历,包括我听说您之前创作《北京欢迎你》的时候是您在上班路上想到的。在您的创作经历中,最有意思或者感受最深刻的是哪一次?

王平久:创作就是生活,别把创作和生活分开。不是说我现在要写东西了,那我关门,不可能的。这是瞎掰的。我很多东西都来自于生活和感受。比如说你说这个疫情,带给我们什么感受?那就是每个人、每座城都属于这个世界。你不可能一个人待着这儿,以前我们要牵手才能是“我们”,现在不管牵不牵手,都是“我们”。

问:您和石头(常石磊)合作过很多次,这次大运会的歌曲创作,你们也再度合作。对于创作上,你们有没有达到某种共识?

王平久:我可以偷偷地告诉你,我跟石头是怎么合作的。以前呢,是我写词,他写音乐。后来呢,我们是一起写歌了,我跟石头都特别特别忙,每次都是到最后最后期限了,没办法了比如说明天要交歌了,没办法了,我就把石头叫过来说,“今天晚上把这个写完!”完了之后我会把歌名呀、歌词呀写着走,然后他就开始想旋律,然后一起探讨歌词。把歌词写出来,我说这是歌词,然后他脑子里就开始不停想旋律。然后我俩把歌词搞完了,他就拿回去研究曲子,就是这么来的。

问:就是非常有默契了对吧?

王平久:对对。并且歌出来之后,我们都觉得一定要跟其他歌不一样,定下来的东西一定要超越上一次、要不一样。

问:最终呈现出来的这首《世界是我们》,有没有心目中最适合演唱这首歌的歌手?

王平久:其实不仅仅是这首歌,我觉得四川有太多的好歌手了。现在中国最好的中生代歌手就是四川的几个,维维、靓颖、张杰、春春,都是四川的。

音乐与体育的融合非常完美

王平久:大运会会让成都更加充满活力、更加时尚

王平久非常喜欢成都,充满了惬意,是很多充满梦想的人都想去生活的地方,包括他自己。但不仅仅如此,王平久直言大运会在成都成功举办之后,会让这个新一线城市更加充满活力和时尚。

问:刚刚您也讲了,音乐和体育是相互融合的,您认为音乐歌曲与运动项目之间需要什么样的融合与创新?

王平久:我觉得音乐创新的方式很多很多,有些是在编曲上,有些是在旋律上,有些是在歌词上,不同的角度上只要一点打住就行了,就是有一点抓住人的心就可以了。如果又唱得好、又编得好、又写得好、旋律又好,那太难得了。这是特别难得的事。

问:但是您写的歌曲都特别打动人心,传唱度也都很高,大家也都喜欢。

王平久:我希望如此。但是我告诉你实话,我不是写歌写得好的,但是我懂新闻策划,我知道受众的心态是什么、这歌能不能红。因为我首先是学传播的,我跟别的专业人不一样的,是我懂得传播,我知道怎么样让别人接受,这是我的特点。

:在您看来,艺术工作者和运动员有什么共同之处?

王平久:首先音乐人在写歌的时候你要了解这个运动的基本规则,这个运动的基本内容和内涵,你啥都不了解的话,你什么都写不出来。不光是运动歌曲,其他歌曲也是如此,如果你不了解,你写不了的。也就是懂生活,还是回到刚才那句话,要懂生活才能写歌曲。运动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而已,但最重要的是要明白懂生活。

问:那您自己有没有比较欣赏的运动员?

王平久:运动员……我喜欢(中国)女排。我还是很佩服的,她们不败,不败是有不败的原因的,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

问:天府文化中,成都是座优雅时尚的都市,而在面对一场由大学生这个充满创造力的年轻群体组成的赛事时,您希望两者擦出怎样的火花?

王平久:我觉得很好,很浪漫、青春、激情四溢,就是充满创作的感觉。我给你讲个画面吧!一群年轻人,在特别浪漫的花下奔跑过来,充满笑脸和青春洋溢的感觉。就是这样的一群人,或者是无拘无束的少年少女们,在漫山遍野的花上奔跑,就是这种感觉。

问:您觉得大运会能够给成都留下哪些财富?

王平久:我觉得会让这个城市更加充满活力。以前它是舒服,现在它充满了活力,也更加青春。当然成都要改变过去的生活是不可能的,这是几千年的文化,但是它会充满了活力。我觉得成都会更加时尚。我去过你们这里很多地方,都很时尚。

问:对,比较年轻的城市。

王平久:对对。你想一下,就是吆喝的声音伴随着一群年轻人走过的感觉,会非常有意思的,你会觉得雅和俗之间融洽得非常完美。

问:您的这首作品,很有世界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眼光。

王平久:我觉得大家想要我写这首歌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经历过奥林匹克,我对奥林匹克的世界性会更理解一些,我是站在成都去想世界,也是站在世界去想成都。我绝对不是只在成都想成都,我也绝对不是去“卖”成都。(供稿:大运会执委会 图据受访者)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