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消息:近年来,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达州市大竹县妈妈镇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高度认识垃圾分类,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乡村焕发出新面貌。
完善设施夯基础。整合资金 20余万元,配置“厨余、可回收、有害、其他”四种垃圾桶,建设垃圾分类投放点、再生资源回收点等11个,配备垃圾分类指导员11人,形成专人指导、有效分类、有序回收运行体系。
示范带动造氛围。投资10万元打造垃圾分类示范村2个,制作海报、墙画、宣传栏等50余幅(个),进一步营造宣传氛围,有效带动其余9个村(社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
活动激励鼓干劲。通过媒体宣传、入户宣传、现场引导等方式,动员群众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召开动员院坝会100余次,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换积分”“积分兑礼品”等活动,激励村民群众广泛参与垃圾分类。
联合监督强效果。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各村(社区)年终考核,建立“政府 群众”联合监督机制,常态开展政府月督查和群众日常监督,通过定期督查、随机暗访的方式,有效保障了监督效果。目前,该镇群众垃圾分类意识已蔚然成风。(来源:大竹县妈妈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