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州 > 正文

达州市通川区:助企纾困,金融业奋力作为

达州市通川区:助企纾困,金融业奋力作为
2022-08-04 14:26:54 来源:

中华网四川消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经济更加稳健、更有质量、更高效益发展,今年1月至7月,达州市通川区新增首贷户198户,较去年同期增加95户;截至6月底,存贷款余额为2468.4亿元,增速为12.79%,存贷款余额居全市排名第一……数据折射出的是实际成效,这背后是通川金融系统协同发力,把助企纾困各项工作做实做精做细的结果。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通川金融系统全力服务实体经济,练好“本手”,构建多维度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巧出“妙手”,创新金融支持方式,不仅解决企业燃眉之急,还助力企业做好长远布局。

立足“本手”,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多措并举助企纾困——

当前,受疫情影响,通川的企业现金流吃紧,纾困、救急的贷款需求最为突出,及时的资金支持能够对这些企业恢复生产经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缓解企业燃眉之急,不仅要在融资投放上做“加法”,还要在融资成本上做“减法”。通川各银行推进支付手续费降费让利,加大融资投放、资金支持,助力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截至目前,通川区已有307户企业享受降息免息政策,贷款金额27738.9万元。其中,235家中小微企业降息免息11605.9万元。

“贷款很快就批下来了,利息还减了,真是太好了!”在中国农业银行达州通川支行拿到了企业急需的贷款后,经营食品加工厂的王先生就像吃下了“定心丸”,有了中国农业银行达州通川支行的这场“及时雨”,他的公司马上能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开拓新的业务。

据了解,2022年以来,中国农业银行达州通川支行持续推进减费让利政策,定期开会组织各客户经理学习政策,累计让57位客户享受到减免政策,有效满足了新业态、新模式企业的开户需要。

金融助企纾困,不仅需要“扶一把”,也需要“推一把”,既要解决企业近在眼前的燃眉之急,还应着眼长远,为其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减少手续办理时间也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通川区各银行开放线上融资“绿色通道”,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多元化的线上融资服务支持。截至7月末,累计帮助279家企业,获得信用贷款,12.87亿元。

频亮“妙手”,针对不同企业的需求精准发力,全力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

金融助企纾困,既要政策上的执行力,又离不开要模式上的创造力。通川区金融系统挖空心思想办法、穷尽手段上措施、集聚力量攻难关、加快节奏提效率,推动全区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目前企业存在的金融难题我们已经知悉,今天实地考察是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尽快为业主解决困难。”近日,通川区金融办组织10家“金融顾问团”和四川川东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分管负责人走进金石云顶野生动物园,主动了解企业遇到的金融难题,现场“把脉开方”,给出相应的建议,为企业排忧解难。

为充分发挥金融系统“输血”功能,全力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通川区金融办多次组织“金融顾问团”对困难企业开展“一对一”现场融资辅导。截至目前,共为通川区100余家企业提供了信贷业务咨询和服务,为企业提供优惠贷款3.5亿元。

“金融对接活动,有效促进了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真是受益良多。”在线上与通川区“金融顾问团”沟通之后,四川三圣宫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兵收获满满。

同时,通川区金融办不断构建优质信用环境,积极引导企业入驻“信易贷”体系平台,利用信用贷款免抵押的优势,帮助企业更加便利地获得低成本融资,让“信用有价”真正变成现实。同时,还组织辖区企业到天府信用通平台注册,实现数据共享。目前,辖区注册“天府信用通”平台企业1038户,累计融资329笔、金额55.38亿元。

在通川,金融业以现实需求为导向奋力作为,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的同时,也在助企纾困新实践中促进了业态更新,增强了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这种良性循环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来源:通川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