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消息:7月,正是夏日炎炎三伏天。大暑,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虽然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但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热的节气。
大暑刚过,海拔2000米左右的石棉县栗子坪彝族乡孟获村彝寨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鲜花盛开,春意盎然,避暑游客络绎不绝。
近年来,孟获村“两委”坚持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的思路,结合自身优势,探索出一条文化旅游结合的乡村振兴之路,彝寨变景区,日子红红火火。
“我们利用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优势,按照县委政府的农旅结合、产村相融、以产促村的总体思路,打造集民族旅游商品生产、生态农牧业观光、避暑养生为一体的休闲旅游新村。”孟获村“两委”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孟获彝寨海拔2500米,有94户499人,按照彝族文化风情,采取统规统建方式建设为独栋两层小楼,黄色为主的色调在青山绿水间靓丽无比。建设过程中,坚持“尊重自然、生态引领”的理念,村落依山就势、房舍前庭后院,实现自然地形与村落布局相辅相成,传统院落现代设施与民族元素有机融合,这个高山彝寨成为了一道靓丽风景。
孟获彝寨开创了旅游发展新模式,抓住孟获城景区开发的契机,引导彝族群众,将84套房屋通过合作社租赁给四川能投孟获城公司,8套租给个体经营户经营,2户自主经营,实现了“农户变房东、农民变员工、资金变股金”的“三个”变化,仅此一项,农户年均增收达2万余元。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吸引了许多在外工作的游子回乡创业。
“我大学毕业后原来在成都当老师,2017年,自愿放弃了大城市安逸舒适的生活,回乡创业,经营民宿,目前年营业额突破百万。”当地村民欧健说,“要感谢党的政策好,乡村振兴,彝寨变样,日子红火。也要感谢石棉县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让彝族地区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小康路上一个都没有落下。”
每年冬天,孟获彝寨到处白雪皑皑,每年夏天正是孟获彝寨的春天,寨子内外鲜花盛开,彝家“阿米子”撑一把黄伞,沿着铺满花香的小路,从晨雾中走来,手机里的歌声在宁静的清晨格外清晰,“走在小康路上,一路鸟语花香......”(文/图 周万龙、王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