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消息:杨大彪,现年34岁,中共党员,2012年退伍,2014年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在荣县公安局东佳派出所、经侦大队工作,现任荣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三级警长。
人如其名,杨大彪的个子虽不算高,但身体健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俨然一只精气神十足的“小老虎”。
从警八年来,杨大彪始终坚持战斗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第一线,曾连续三年被荣县人民政府评为优秀公务员,2020年被荣县人民政府记个人“三等功”,2022年被自贡市公安局记个人“三等功”,多次荣获县局嘉奖。
冲在一线
侦破全市首个涉疫犯罪案
2020年初,杨大彪从荣县公安局东佳派出所调到经侦大队工作;此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开始蔓延,疫情防控工作进入紧张阶段。
接到取消休假的命令,杨大彪取消了回重庆探亲的计划,迅速回到工作岗位。上班第一天,大队的同事从县城某药房购买了几十个医用口罩,分发给大家。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医用口罩、消毒液、体温计以及防护服,已经是市场上紧俏的防护用品。
戴上口罩后,杨大彪却感觉不对劲。“口罩有点透明、材质有点薄。”为了验证个人的感觉,他通过互联网查询了该品牌医用口罩相关信息,并发现,这批口罩很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当即,杨大彪将情况上报大队领导。
经大队领导研究决定,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开展对辖区医药用品市场的调查整顿行动。
通过连续三天的拉网式排查,调查组基本确定,辖区内现有三家药店出售的该品牌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疑似假冒伪劣商品。杨大彪分析研判认为,湖北省孝感市人涂某、陈某有重大嫌疑。
因为案件办理需要,调查组成员要面对面接触这两个人员,使得办案民警有一定心理障碍和防范风险。但杨大彪没有避而远之,他主动请缨办理该案。
经上级同意,杨大彪带队开展了审讯、搜查等案侦工作。很快,他和其他同事在另一名嫌疑人兰某的住处查获假冒口罩2000余只,还通过其微信、QQ、通话记录,查证了“上游”违法犯罪嫌疑人周某、罗某等人违法犯罪的相关证据。
为了保证案件快侦快诉,杨大彪连续加班半个月,收集材料、固定证据、组装案卷,并多次前往荣县人民检察院与检察官探讨案情。
整个案件从立案侦查到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仅用了十五天时间。
案件破获后,有朋友曾问他“有没有想过可能有感染风险?有没有想过妻儿?”他回答:“没想这么多,就想着尽快破案,不让更多的假冒伪劣口罩流入市场。”
2020年2月25日,荣县法院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审理了这起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销售伪劣口罩案件。经审理,被告人周某因犯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五万元,被告人罗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三万元。
此案也是自贡市侦办的首个涉疫案件犯罪嫌疑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并被全国各级媒体争相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该案也在四川省公安厅公布的十起打击经济犯罪典型案例中排名第一。
抽丝剥茧
打掉17层“虚拟货币”传销网
2020年5月,自贡市公安局获取了一条“虚拟货币”传销案的线索,指定由荣县公安局主办。因案件性质特殊,县局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派杨大彪到市局经侦支队研判该案件。
“刚接触这条线索的时候,什么是虚拟货币、区块链、交易所,简直是一头雾水,一脸茫然。”杨大彪坦言,面对海量数据分析,他不知所措。然而,作为经侦民警,杨大彪一边办案一边学习,向前辈、专家请教,查网络、看书本自学。慢慢地,他对区块链、交易所、虚拟货币等有了初步认知,也学会了使用多个分析软件,更深刻地掌握了买卖虚拟货币人员的真实心态。
很长一段时间,杨大彪都闭门不出,坚守在电脑屏幕前,对1000万余条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厘清涉案资金去向。
待证据链条基本锁定后,杨大彪又积极参与到审讯、追逃等工作中。通过在成都、德阳、内江、重庆等地调查取证,杨大彪及其专案组成员历时一年时间,成功打掉了以杨某为首的以“区块链-虚拟货币”为噱头、已发展有17个层级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2人,并在全国发起“集群战役”。截至目前,全国共打击违法犯罪嫌疑人500余人,扣押、冻结资产上千万元。
该案既是自贡侦破的首例“虚拟货币”传销案件,同时也被公安部经侦局确立为2021年关于集中查处12起金融类网络传销案之一。
梳理在经侦大队工作的五年经历,杨大彪参与侦办案件11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6名,移送检察机关113人,106人获刑,共计为企业及个人挽回经济损失1500余万元
对于经侦工作,杨大彪感慨颇多,他说:经侦民警面对很多高智商犯罪分子,而且犯罪手法日新月异。对此,经侦民警必须随时充电,提升自我。只有这样,才能与经济违法犯罪行为抗衡,从而保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他还说: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有多高尚,只是在工作需要的时候,必然有所舍弃。不管对工作还是对家庭,我都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我相信,只要尽心尽力,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来源:荣县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