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报道(王建明)7月21日,中华网四川频道从雅安市统计局获悉,根据全省市(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上半年雅安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99.0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3%,增速位列全省第三位。其中,雅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雅安经开区’)功不可没。
据了解,雅安经开区今年1—6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3.8%,全市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5%,全市第一;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7亿元,完成目标任务116.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4亿元,完成目标任务118.3%。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6月经开区完成外商直接投资117万美元,占全市60%;外贸进出口总额21.84亿元,同比增长396%,占全市86%,拉动全市增速排名全省第一。
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和不确定。在这样的历史性阶段,雅安经开区取得如此成绩,确实不易。
出台政策:支持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今年上半年,雅安经开区根据市政府出台的《雅安市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若干政策措施》结合经开区实际,出台了涉及降低中小微市场主体经营成本、支持工业企业稳定发展、强化服务业企业帮扶激励、促进外资外贸更好发展、支持市场主体扩大投资、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加强企业要素保障、优化为企服务营商环境、统筹发展和安全等九个方面40条硬核措施,推动国务院、省、市系列助企惠企政策在雅安经开区的落地落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支持现有企业市场主体应对疫情影响、稳定健康发展,吸引更多企业来雅安经开区“安营扎寨”。
抓项目:释放投资动能
在雅安经开区管委会党委的领导下,全体“总动员”,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围着项目干”,全力以赴大抓项目。党政领导“齐上阵”,抓重点,解难点,对大项目进行“挂图作战”,加力加劲推进项目落地见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项目投资加速。1—6月,6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任务83.3%;51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7.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任务82.7%;6个标志性引领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3.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任务72.9%;13个市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项目完成投资1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任务97.3%。
招大引强选优。严格依据产业规划布局,签约引进项目38个,总投资83.5亿元,签约项目数全市第一。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30亿元以上项目1个。投资145亿元的紫金矿业绿色高端铜智造产业园项目和投资65亿元的其亚铝业高端铝材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达成投资意向,投资32亿元的中航航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
“四个一批”良性循环。储备项目349个、总投资5281亿元;新开工项目22个、总投资200亿元;入库项目11个、总投资33亿元;投产项目10个、产值41亿元。
育产业:厚植发展优势
聚焦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培优做大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产业、以锂电新材料为代表的先进材料产业,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市委、市政府《关于以绿色发展示范引领高水平建设雅州新区的意见》为指引,形成“两轴、三片、七组团”空间布局。“两轴”——永兴大道·创新产业联动轴、成雅快通·东进发展轴;“三片”——数字经济产业功能片区、先进材料产业功能片区、现代物流产业功能片区;“七组团”——大数据产业组团、电子信息材料组团、现代物流仓储组团、锂电材料组团、型材贸易加工组团、功能性材料组团、产城融合组团。
拓展大数据产业。雅安大数据产业园机架规模达2万个,累计入驻128家,集聚IT工程师136名。成功获评工信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数据中心)。雅安大数据产业基地项目是全市唯一入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2年重大项目名单的项目。
壮大先进材料产业。雅安永兴化工园区认定为省级化工园区。延链布局锂电正极材料、电解液、电解隔膜等上下游产业项目10个,总投资200亿元。以锂电新材料为代表的先进材料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5.9%。建立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集聚高层次人才168名。
稳增长:激发经济活力
认真贯彻落实“国33条”“省30条”“市36条”稳增长政策措施,出台“经开区40条”,深入开展“转树作抓”专项行动,助企纾困解难,强化要素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决稳住经济大盘。
加快政策兑现。留抵退税金额3.54亿元,退税总额全市第一。向企业兑现省市各类补助3900余万元。推动建安工业等5个项目获省级工业发展资金1100万元。帮助雅化锂业等12家企业享受水电消纳示范政策。
增强用地保障。完成百图二期、天力锂能、光明派特等项目供地798亩。在全市率先实施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供地282亩。盘活大众塑胶等闲置工业用地1000余亩。
强化资金支持。出台《产业扶持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筹措资金3000万元,扶持牵引性强的市场主体,壮大绿色低碳产业。通过EPC等模式引进社会资本,新增融资20亿元以上。申报入库专项债项目5个,争取到专项债资金7.26亿元、同比增长318%。(图片由雅安经开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