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消息:广元剑阁普安镇坚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县委人才工作重大部署,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工作理念,把人才作为发展的“动力源”,把人才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与生态建设同步实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步推进,最大限度激活人才创造创新创业活力。
注重“选”字,在吸纳发展上“墩好苗”。建好“指挥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成立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建办牵头抓总、站所各司其职”的人才工作格局。坚持经常性谈心谈话制度,为人才“加油鼓劲”。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配齐配强38个村社“两委”班子,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100%,平均年龄下降7.3岁,学历均达到高中及以上,储备村常职后备干部86名,不断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建强战斗堡垒。细化保障措施,在住房、交通、生活上给予最大支持,让人才“留得下来”。建好“竞技场”。推行“321”轮岗工作法,以德才兼备、优中选优为原则,突出“双强双好”政治标准,采取“纵横”“上下”交流模式,进行递进式使用和多岗位锻炼,调整中层干部24名,其中新提拔17名,轮岗交流7人,调整执行力不强干部2名,同时,赋予中层干部实职、实权、实责,将其放到“吃劲”岗位,常态化“练兵磨刀”式操练,消除“没事干”“干不了”现象,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建好“蓄水池”。实施“归巢创业”行动,建成引才工作站点1个,将行家里手、能人乡贤、技术人才、骨干力量、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等728人吸纳进入“普安镇人才库”,建设乡土人才超市3个,激活人才队伍“一池活水”。派出5个干部考察组,在全县范围内,全面考察,综合衡量,择优调动年轻公务员5名。筹办普安镇金牌解说员大赛,选拔老中青干部38名,组建普安镇金牌解说队,对上级调研点位介绍、经验做法解说120余人次,为普安人才发展注入“强势动力”。
落实“育”字,在能力提升上“施好肥”。“请进来”提能。主动承接“科技下乡万里行”“剑门英才五进”活动优势资源,依托各级党校、周三夜学、汇贤学堂、学习强国等学习交流平台,邀请专家服务团知名专家、教授、优秀学者、行业高技能人才围绕农业、城市建设、农旅融合、产业发展等内容,采取现场教学、情景模拟的方式,分期分批开办专题辅导班32期,受众达2800余人。组织开展大豆玉米复合带状种植技术现场操作培训会27场、田间地头“坝坝会”119场,3500余人次。“走出去”蓄能。抢抓东西部协作、广安省内对口帮扶等政策机遇,互派挂职干部2人,扎实开展全域结对工作,分类派遣镇村干部到浙江、广安学习交流126人次。同时,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行,选派“专业”人才到省、内外招商引资9次60余人。“传帮带”赋能。针对年轻干部基层经验不足、理论联系实际不紧密的现状,组织离退“二线”干部进行常态化“传经”“一对一”传帮带机制培育全能人才。
突出“管”字,在队伍建设上“修好枝”。打好“感情牌”。深入挖掘“刘备白帝城托孤”精神内涵,深耕“为民服务”“责任田”,用“三情”“四心”营造“近悦远来”环境。动员在外人才返乡创业9人,在外企业家牵线搭桥反哺家乡23人。打好“制度牌”,建立人才服务专人制度,构建覆盖全县、上下贯通,专人服务、高效办理”的服务保障制度,让5名外地企业在普安安心扎根。推行“六个一”“五个到位”“四制”干部管理制度,对工作肯用心、能担当、业绩突出的干部6名镇干部、4个村(社区)给予“红榜”表扬,对工作落实效果不好的2个村、1名镇干部进行“黄榜”通报。打好“监督牌”。通过系列廉政警示教育活动监督各类人才廉洁干事、廉洁服务,加强对人才职称评定、提拔任用等环节全面监督、全程参与,有效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为人才齐聚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下一步,普安镇始终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发展’的工作理念,不断丰富返乡下乡创业载体,通过完善扶持政策、优化创业环境、搭建服务平台等方式,不断推进以邢蕊为典型的返乡创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推进人才安置房、干部周转房建设。持续做好组织工作,以选筛苗,以育强根,以管塑形,选拔培育出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优秀人才,担当作为,投身于伟大事业建设浪潮。(文/张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