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报道:在中国野生枇杷原生态保护集散地的雅安市石棉县,一株800多年的野生枇杷古树依然金果满枝,格外引人注目。据了解,目前,石棉县已发现野生枇杷树有16349株,其中挂牌保护的100年以上野生枇杷古树104株,最大树龄800年以上。
石棉枇杷 世界IP地
据资料记载,20世纪60年代初,原华中农学院章恢志教授先后对长江流域、云贵高原、“两广”地区和海南岛等野生枇杷分布较多的地区进行了系统的资源调查,着重对四川、云南、贵州等重点地区进行了深入考察,在石棉县境内南垭河畔发现了成片的栎叶枇杷和枇杷野生群落。通过从形态、花粉、同工酶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而深入的研究,章恢志教授认为大渡河枇杷是枇杷属的一个新变种,系统位置介于栎叶枇杷和枇杷之间,是枇杷的始祖植物,遂提出了“大相岭以南的石棉一带可能是枇杷起源中心”的观点。
1983年,原华中农学院再次对大渡河流域进行了联合调查,得到了与章恢志教授相似的结论。
随后,华南农业大学林顺权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继续对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于1999年与美国和日本的专家合作撰写论文,澄清了枇杷起源的疑窦,最终确立了“枇杷起源于中国”,并确定了四川石棉一带是普通枇杷的起源中心。
从此,就定音了石棉是世界枇杷栽培种“原产地”,定位了石棉枇杷是世界“IP地”。
石棉枇杷 中国名果
石棉县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之一,境内生态环境独特,自然条件优越,立体垂直气候明显,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水质纯净,是枇杷生长的最佳生态区。
截止2022年5月底,石棉县共有11个乡镇、街道种植枇杷,总面积5万多亩,预计今年产量近2.6万吨,预计总产值超过4亿元。
石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石棉枇杷具有国内外其它枇杷产区极少具备的自然环境条件,尤其是气候条件,造就了石棉枇杷果实大,果形端庄,果面光洁,色泽鲜艳,少锈斑,易剥皮,果汁多,果肉厚,细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风味浓郁等优秀品质。
据了解,2010年以来,石棉枇杷先后获得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中华名果”等多项殊荣。
世界枇杷活化石 一树一风景
古树繁茂果飘香,盛世欢歌庆丰年。炎炎盛夏,大地流火。行走在四川石棉县的松林河谷,却是凉风习习,暑意全无。
在石棉县蟹螺藏族乡境内,一株800多年野生枇杷古树挂满了金黄果实,像一把巨大的金色遮阳伞,在村子旁格外引人注目,成为美丽藏乡夏日最靓丽的风景。
据专家介绍,这株野生枇杷古树的树干直径达1.2米、树围4米左右、树高30多米,树龄800年以上。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株树龄最长、枝叶最茂盛的枇杷古树,每年季节来临,依然花开花落,果实累累,简直就是世界枇杷的活化石。
站在树下,茂密的枝叶遮天蔽日,根本看不见树上的果实。站在附近的山坡上,只见那金黄色的小果密密麻麻的挂在树梢,整个树冠一片金黄,仿佛是有人将金粒倾倒在树上一样,满树的果实便是乡村丰收的笑脸。
馋嘴了,拿上一根长长的竹竿,采一串“枇杷仙果”,摘一粒放进嘴里,那种一丝苦涩之后的甘甜让人回味无穷。
值得一提的是,据当地村民介绍,目前这株枇杷古树的食用价值已经不高,但其止咳作用十分有效。前几年,有村民咳了一个多星期不见好,便摘了枇杷与冰糖一起煎水喝,仅服用了2天,咳嗽就好了。到如今,周围邻居有感冒咳嗽的,都会去摘枇杷果或枇杷花或者枇杷叶煎水喝。(文/图 周万龙、王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