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州 > 正文

达州市应急管理局:筑牢防灾减灾底板 护航民生高质量发展

达州市应急管理局:筑牢防灾减灾底板 护航民生高质量发展
2022-06-08 08:00:53 来源:

中华网四川消息:防灾减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安全福祉,是保障民生的大事。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达州市应急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的决策部署,建强防灾减灾救灾综合体系,聚焦防灾减灾民生主线,以“两个至上”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创新救援救灾的措施办法,多措并举做好受灾群众安置救助等民生保障,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不断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工作格局,全面护航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达州市应急管理局:筑牢防灾减灾底板 护航民生高质量发展

通堵点 理顺机制强体系

及时调整完善市应急委和市减灾委,理顺防汛抗旱、地质灾害等17个专项指挥部运行机制,增强统筹调度和应急指挥能力。

全面落实县级党委政府防范应对洪涝地质灾害主体责任,并按照“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和“县包镇、镇包村、村包组、干部包户”包保责任制要求,把防灾措施落实到每个隐患点,不断完善“市、县、乡、村、组、点”六级群测群防体系,确保预警信息逐点、逐户、逐人传递到位。

高标准建设包含“信息报送、矩阵切换、单兵侦查、4G图传、视频交互”等功能的市级应急指挥中心,充分整合气象、水文、公安、消防、水务等多部门信息资源,发挥“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为风险监测预警、应急指挥调度、救援救灾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推进“市、县、乡、村”四级救援队伍建设,全市现有应急救援队伍2659支4万余人,其中专业队伍27支、兼职队伍131支、乡镇应急队201支、村(社区)应急分队2283支、社会救援力量15支。

达州市应急管理局:筑牢防灾减灾底板 护航民生高质量发展

出良方 两个至上筑堤坝

创新制定《达州市突发事件初期处置现场指挥官实施办法(试行)》和《防汛应急救援响应工作规范》,充分利用好突发事件发生后有限的救援窗口期,进一步做好突发事件第一时间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厘清行政指挥和技术指挥的职责边界,优化防汛应急救援响应工作流程并组织桌面推演,确保救援指挥统一、有序、高效,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影响。

创新制定《关于灾害性天气受威胁群众紧急避险转移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受威胁群众避险转移的责任落实、对象范围、政策措施、资金保障等,形成避险转移工作长效机制,引导群众主动避险自救,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结合“5·12”防灾减灾宣传日,全方位开展防灾减灾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活动,通过设置展板、开展咨询服务、现场救援演练等方式,让广大群众掌握应急知识和紧急救援技能,2022年以来共开展防灾减灾集中宣传、科普知识培训、知识竞赛等活动5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2.3万份,发送公益宣传短信1000余万条,达州市2022年度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知识竞赛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采编报道。成功组织开展四川省2022年应对暴雨洪涝与地震地质灾害综合实战演练达州地质灾害专项演练。

达州市应急管理局:筑牢防灾减灾底板 护航民生高质量发展

暖民心 救灾救助惠民生

达州市把灾后救助作为保稳定、惠民生、促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向上争取中省自然灾害救灾救助资金,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2021年,达州市共向上争取到位中省自然灾害救灾救助资金1.8167亿元,累计救助受灾群众35万人次,实施应急排危除险项目31个,实施倒损住房重建和维修加固1346户。

争取财政资金改扩建市救灾物资储备库,拟新建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5个,建成乡镇救灾物资储备点60个,基本形成“市、县、乡”三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累计储备各类救援救灾物资40余万件。

加快推进全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步伐,积极采取以公园为主,广场、学校操场等为辅的方式进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主城区应急避难场所面积已达200余万平方米,有效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2021年建成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3个,进一步提升了城乡社区的防灾减灾能力,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来源:达州市应急管理局)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