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消息:2021年至今,达州市共破获经济犯罪案件29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15名,挽回经济损失3.4亿余元。其中,成功破获“6·23”特大假币专案被公安部通报表扬,成功破获“3·10”特大虚开发票案,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被评为四川省打击虚开骗税成绩突出集体。
该市公安机关在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的同时,坚持以“防”为本,化解源头风险。常态化向学校、企业、社区以及金融机构开展线上线下同步宣传工作,提高广大群众对经济犯罪的辨识度和防范意识;走访排查金融、房地产、私募基金、保险、养老服务等不同领域企业70余家,金融机构30余家,及时发现苗头性风险17起、经济犯罪线索15起,案件及线索办结率达91%;坚持“+公安”协作推进“共建共治”,与市场监管局、银保监局、人民银行、工商联等单位签署框架协议、建立协作机制,凝聚打防经济犯罪更大合力。
该公安局副局长李鸿杰表示,下一步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加强对涉企、涉民生、涉税、涉粮食购销等重点领域案件的打击查处,持续推进多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和加强经侦专业力量建设,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参与非法集资受损 由参与人自行承担
“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引发的经济犯罪,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内容,历来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邓茂林表示,市金融工作局联合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各“处非”成员单位,坚决贯彻落实《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非法集资行政处置机制不断健全,全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稳步推进。
目前,已建立起由市金融工作局牵头,各行业主(监)管部门协同配合,各县(市、区)和各乡镇落实属地责任的市县乡一体联动工作机制和非法集资等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并将非法集资排查与日常监管、执法检查、有奖举报等有机结合,形成全覆盖、常态化排查处置的工作格局。2021年,全市共排查养老、教育、房地产、农业等领域近万余家企业,对排查出的问题机构,建立风险台账,实行分类整治;对相关非法集资线索举报人员及时兑现奖励。
邓茂林提醒,要拒绝可疑融资项目、抵制高息回报诱惑,增强风险自担意识。国务院颁布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已正式施行,该条例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
防范“虚开骗税”挽回国家税款损失1.9亿元
通气会介绍了税收领域打击违法犯罪情况。近期,市税务局、市公安局、市检察院、达州海关、人行达州市中心支行和外管局达州市中心支局召开了全市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两年专项行动总结暨常态化打击工作部署会议,建立了六部门合作机制,进一步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格局。
“达州税务与达州公安联合查处了一大批有影响的虚开及偷漏税案件,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市税务局稽查局副局长王丰介绍,通过打击虚开骗税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查办虚开骗税案件16起,全市查办虚开和骗税案件合计查补税款3771.1万元,挽回国家税款损失1.9亿元,抓获犯罪嫌疑55人,其中投案3人,移送起诉48人,人民法院已判决43人,有效遏制了虚开骗税的高发态势。
王丰表示,特别是今年的政府报告提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税与退税并举,力度将会只增不减,下一步将充分借力整合发挥公安和税务专业优势,严厉打击偷逃骗税,为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提供坚强保障。(来源:达州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