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消息:两项改革后,广元剑阁县开封镇由原7个乡镇合并为新开封镇,由原58个村(社区)合并为30个,由原358村(居)民小组合并为177个,幅员面积329.8324平方公里,占全县幅员面积十分之一,位居全市第一。人口48538人,全县第四。开封镇是县委“一主两副”布局县域副中心,四川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
开封镇紧紧围绕剑阁县委“1233”执政兴县战略和“3+3+3”产业体系,理清思路,自加压力,确定了“1253”工作思路。坚持县委“1233”执政兴县战略“一条主线”;突出乡村振兴、项目投资“两个重心”;抓住重点项目推进、重点产业发展、项目投资成效、新型集镇建设、民生福祉改善“五个关键”;做好党建引领、干部管理、制度建设“三大保障”。为努力建设“开封五新”(谋求新机遇、形成新格局、激励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而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优化资源配置,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重点项目建设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两项改革后,我镇积极整合土地、资金等各项资源,搞好服务保障,快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开封镇党委书记李云辅说道。
干部周转房。开封镇干部周转房项目是两项改革后全省安置规模最大的第一批试点项目,于2021年7月下旬开工,建设地址在开封镇龙桥村一组,总投资1847.00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739.00万元,市财政资金554.00万元,县财政资金554.00万元。规划用地面积16225.96㎡,总建筑面积5110.00㎡。共3栋146套,2021年6月开工,2021年12月主体完工,今年4月全面完工,7月全面入住。绵苍巴高速路。绵苍巴高速路于19年正式开工,2021年因拆迁户集中抱团,聘请无资质的北京律师,抗拒拆迁,严重影响施工,通过镇党委、政府专题研究、成立工作专班,全力攻坚,于2022年3月成功化解所有矛盾,确保项目有序推进。山区道路二期工程。项目总投资4.72亿,自项目开工以来,因农户不配合征拆工作,阻碍施工情况突出,2022年1月,镇主要领导多次亲自研究,逐一解决问题,现已完成拆迁50户,仅剩5户,项目有序推进。
提升发展质量,大力加快重点产业发展
据开封镇镇长许纹介绍,两项改革后,为加快全镇重点产业发展,按照资源优势,全镇共划分为五个产业片区,分别为碗泉猕猴桃“农业+”产业区、国光柑橘“园区+”产业区、高池中药材“绿色+”产业区、马灯肉牛“养殖+”产业园区和开封经济作物“有机+”产业区。
碗泉猕猴桃“农业+”产业区。碗泉猕猴桃产业园,属全县规模最大、管理最好、效益最高、带富最强的特色农业产业,现有规模1550亩,已申报“猕恋剑门”特色品牌,完成绿色、有机认证,努力打造农旅结合、现代综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国光柑橘“园区+”产业区。国光现有柑橘500亩,耙耙柑200亩,蜜柚400亩,常年畅销国内,已形成完整的供应链。该镇将继续整合土地资源,继续扩大规模,打造集农业示范、休闲旅游、娱乐体验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园区。高池中药材“绿色+”产业区。高池片区道路便捷,运输方便,中药材种植已初具规模。其中金银花已达500亩,并已建成初步加工厂房,年纯收入达4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务工100余人。马灯肉牛“养殖+”产业园区。今年3月,全县首个成功引进的3000头规模肉牛养殖项目,总投资1.6亿元,一期1500头已于4月正式在马灯村开工建设,预计9月投产,年底开工二期建设。开封经济作物“有机+”产业区。鞍山村油橄榄产业园是全市品质最好、全县效益最好的油橄榄基地,现有360余亩,已投产100余亩,2022年党委、政府支持产业园标改工作,完成“绿色有机”申报认证,规划农旅融合发展方案,得到了市林业局林科院油橄榄研究所的高度肯定。
“接下来,我镇将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抓好特色产业发展,纵深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许纹说道。
增强服务能力,切实增强民生福祉保障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创新工作方法,抓牢抓实疫情防控、信访化解、帮办代办等工作,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广大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镇党委书记李云辅强调。
疫情防控。首创联系服务群众贴心卡工作,将服务群众网格员“贴心卡”和疫情防控“爱心卡”合二为一,将“贴心卡”八项服务功能同“爱心卡”四项服务功能有效结合起来,有力保障了该镇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工作。信访化解。2022年,新一届领导班子采取“成立专班、领导包案”的办法,自3月以来,信访总量同比下降了30%,成功化解了全县数十年来未能处理的十件“老、大、难”信访问题之一的贾某某历史遗留问题。帮办代办。为解决偏远地区村民办事不便的问题,开封镇组建村级帮办代办员队伍,代办员每周收集群众需办事项的资料后统一到场镇办理,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全镇30个村(社区)已实现帮办代办全覆盖。
提高治理效能,加快推进集镇发展
“老旧电线整治以后,场镇看起来干净多了,也安全多了。”来赶场的老百姓敏锐地发现了场镇的变化。
老集镇提质增效。以正林市场改造为切入点,加快推进45亩商住用地开发工作,争取创造非税收入3000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在下河街河堤内侧新建占地15亩集应急避难、休闲文化、停车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广场。河堤提档工作。开封镇场镇河堤建于2015年,两项改革后,属开封镇最集中的休闲场所,因多年未加强管理,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对外形象,计划纳入年度改造提升,增加开封人民的幸福感。新集镇建设规划。抓住环境风貌整治项目机遇,建设开封新区。加强项目对接。主动衔接人居环境改造、剑南物流园区建设、开封二小教育园区等项目规划落地。加强环境改善。积极争取债券资金规划建设新区河堤建设、污水管网建设。加强基础配套。积极争取“二桥”建设,联通西河两岸,打通发展瓶颈,拉大城镇骨架,实现新老城区一体化发展目标。
总之,开封镇全体党员干部一定在剑阁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1233”发展战略,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开拓创新、勇争一流,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奋力开创开封工作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文/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