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消息:5月6日,广元市中医医院被评为“四川省区域重大疫情中医药防控和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单位”,标志着该院重大疫情防控和应急救援能力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广元市中医医院认真贯彻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方针,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工作原则,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组织机构、处理机制,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卫生应急工作有效开展。
2009年,广元市中医医院着手筹备组建“国家中医紧急医疗救援队”,并于2010年被纳入四川省首批建设单位。
从2011年开始,广元市中医医院分雪域高原、平原、山地、河滩等重大自然灾害现场,在烈日、暴雨、大风气候环境下,逐一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了理论与救援技能相结合的培训,并让应急救援人员多次参与到中西医协同救援、军地联合救援和多灾害综合救援等行动中。
其后,广元市中医医院牵头组建了“川北(广元)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组织全市县区级中医院急诊、骨伤科、外科等专业79名医务人员参加骨伤应急知识培训班及演练。邀请华西骨科教授岑石强,市级专家开展“中医药骨伤应急知识与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中医药工作者运用中医药方法诊治骨伤类疾病的能力和现场医疗救护技术水平,使中医药在突发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卫生应急中的特点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持续优化中医药网络体系建设,切实增强应急救治能力”,广元市中医医院成立突发公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统一调配使用全院卫生资源,组织指挥协调本院卫生应急工作,下设应急救援医疗小组、后勤保障组等,分工负责相应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和日常工作。根据卫生应急队伍建设要求,加强应急队伍的素质教育,多次参加省市相关专业培训。积极参加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演练,派出以骨科专业为主的队员参加国家(四川)中医应急医疗队的急救演练,进一步提升应急队伍的急救水平和能力。
2021年10月11至13日,广元市中医医院派出6人组队参与由四川省卫生健康委、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四川省军区动员局主办的“2021年川渝卫生应急暨国防动员联合演练”在广安市举行。此次演练以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核化伤员应急救援等为内容。
这是广元市中医医院“持续优化中医药网络体系建设,切实增强应急救治能力”的一个缩影。
该院立足自身优势,加强以省级重点专科骨伤科为重点的专(学)科能力建设提升工程,成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联盟单位,四川省骨科医院联盟单位。多次派出医护人员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301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上级医院进行深造,掌握了大量先进专科医学技术及护理技术成果,得到了北京积水潭医院、华西医院、四川省骨科医院等上级医院长期协作指导。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将骨伤科分为上肢和脊椎、下肢、运动医学和关节三个精准诊疗方向。坚持中西医并举,在发挥传统中医治疗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引进现代医学成果,研究开发了“复功定痛液”“和中消於口服液”“骨复胶囊”“通络壮骨胶囊”等大批专科制剂,临床疗效显著。全科共有医护人员50余名,高级职称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技术力量雄厚,设施设备先进,中西医结合优势明显,综合实力在川北及川陕甘结合部居领先地位。
据了解,广元市中医医院为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后勤保障机制,配备了急救车,贮备了防护用品、消毒剂等应急日常用品、药品;准备常规防护用品、急诊急救,确保设备、设施、急救物资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保障应急工作。
此外,广元市中医医院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条例》的要求,编制并实施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及时制定广元市中医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及医疗救治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制度和流程》等制度规范,保证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处置合理。通过宣传栏、微信、网站等形式宣传卫生应急急救及自救知识;进入学校、社区广泛宣传,开展预防控制甲型感、流感、肺结核、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常识等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公众的卫生应急意识。
广元市中医医院自2014年连续8年参加“国家(四川)中医应急医疗队”应急演练,连续5年参加四川省卫健委组织的全省应急演练。2021年7月,广元市中医医院被授予“国家(四川)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川北分队”称号,10名参培学员获聘救援队队员。(文/邢文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