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消息:自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广元市剑阁县鹤龄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决策部署,坚持统筹谋划,强化组织领导,整合资源、系统推进,改革态势平稳有序,改革工作成效逐步显现。尤其是化林村被确定为市级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示范村以来,鹤龄镇抢抓发展契机,组织“精兵强将”,扎实做好规划工作。
化林村由原化林村和原柏林村合并而成,合并后的化林村幅员面积17.4平方公里,辖11个组,915户3252人,减幅达45%,进一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整合了公共资源、提高了服务效能、加强了乡村治理,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夯实了基础。化林村上世纪70年代初化林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四川的大寨",素有“北有大寨南有化林”之称,享誉全国。2020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的荣誉称号。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座谈干部群众和召开相关会议,鹤龄镇进一步摸清了化林发展的短板:原柏林村的部分村组基础设施滞后,群众对提升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的呼声很高;对擦亮“化林”这个金字招牌的认识不足,挖掘化林精神和红色文化力度还不够。针对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后续工作,鹤龄镇化林村结合实际情况,从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掘化林精神、发展乡村旅游业和深度推进产业发展等4个方面展开。
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始终坚定不移地把党建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好、抓细、抓落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筑强支部战斗堡垒,坚持党建引领在深化“两项改革”中寻求突破创新,凝聚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合力。
充分发掘化林精神。以化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文化振兴示范带动化林村的乡村振兴,力争把化林打造为全省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同时,大力发掘红军文化,结合当前正在开展党史教育,把化林村成功打造为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深度推进产业发展。引进四川雪银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公司十农户”的模式发展灰雁养殖,建设灰雁养殖产业园2处,年出栏20万羽,引进广元佳晨农产品公司发展绿色海椒500亩,新建蔬菜(海椒)标准化产业示范园2000亩,辐射带动全镇发展5000亩,并投资2700万新建海椒初加工厂一个。
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积极争取旅游项目资金,推进化林农业学大寨历史遗址改造提升项目、4A级申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化林康养度假村建设项目等旅游项目,加强文物收集、修缮、保护和提升,新建游客接待中心1处,新建农业博物馆1座,新建农业公园1处,修缮鹤龄场镇至化林村步游道,提升化林大寨村史馆,力争打造成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修缮提升化林小学,创成四川省中小学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化林村积极争创“天府旅游名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培育和提升精品民宿3家。(文/王开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