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报道:近日,广元市旺苍县英萃镇雄鹰村6组的25位村民早早出现在村头的主干道边,开始打扫各自负责的路段。村民中年龄大的已有80多岁,年轻的30岁出头。除了打扫主干道,通组道、自家院落也一个不落,白色垃圾、树叶、杂草等实现了全面清理、不留一处死角。
近年来,该县在北山片区实施四乡镇环境卫生联创联治,以整治“脏乱污差”,改善人居环境为主旨,开展“大宣传、大教育、大评比、大督查、大纠治”,促进“亮化、美化”专项行动,推动形成“双包““双创”“双服务”一体推进的局面,不断巩固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质效。
“门前双包”:家园“颜值”靓起来
“村民们每周开展两次环境整治活动,一般由镇上党员干部带头,每次有20-30个人参与。如今,只要到过我们村的人,都说我们这里道路干净、院落整洁,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打扫卫生的人群中,领头的是雄鹰村6组组长何剑,他很自豪地说。
每天早8点至12点、下午2点至6点,英萃镇“门前双包”督察员苟云德巡逻在场镇街道上,巡查街道占道经营、乱倒垃圾、门店橱窗乱贴广告、小区乱搭乱建等“毛病”。
“刘大姐,箱子收进去一些,可不能占道经营哟。”“老王,门前摩托车是您的吗?前面就有停车位,动一动家乡更整洁嘛。”……苟云德说,实施门前双包以来,此前杂乱的违规广告牌、遮雨棚等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广告店招,道路面貌焕然一新。
“多亏镇里及时组织整治,还场镇居民清洁和安全的生活环境。”说起此前实行的爱国卫生“门前双包”责任制,场镇分片区、分社区、分路段抓好“门前双包”(包秩序、包卫生)责任工作,场镇居民刘华不由地竖起了大拇指。
该镇党委书记雷震介绍说,全镇机关干部分段包户,对所包户“门前双包”进行宣传教育、督查纠治;由镇综合行政执法办、派出所、红城义警、社区居委会等成立联合常态化巡逻队伍,每天排班检查、督促场镇商户落实“门前双包”的责任,突出逢场日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顽疾,严加督促立改立行,常抓常改抓出实效。
晒出“红黑榜”培树农村新风尚
这两天,英萃镇英安社区热闹了!在该社区的环境卫生评比公开栏上,公布了最新一期“红黑榜”。居民们对上了“红榜”的家庭翘起了大拇指;而上了“黑榜”的居民,脸一下子就红了。上了红榜的程诗翠捧着流动红旗高兴的说,“我一定要做的更好,争取让流动红旗流不动。”
该社区支部书记李永志说:“以往大会小会上用‘宣教’的口吻给大家讲道理,大家未必听得进,现在通过这样的评选上榜方式,大家自己管自己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了。”
“‘红黑榜’一经推出,就像一面‘会说话’的墙,什么该提倡、什么该摒弃,一目了然,一举扭转了少数人的不良风气。”李永志说,社区每月都将进行评比并及时上榜,主要围绕“门前双包”进行评选,对评选出的“红榜”人员,当月授予“流动红旗”,而被列入“黑榜”的人员,居委会采取谈心谈话、教育引导、依法惩治的方式纠正其错误或不良行为。
据介绍,该镇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对村(社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每月评比,作为创建文明村的重要参考依据;推行“红黑榜”评比制,对社区、沿街住户、商铺、单位实行每月检查评比,评出示范户、示范单位、示范商铺,根据评比结果定出“红黑榜”并公示公开,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建立每季度企业座谈制,针对治理扬尘、污水污染等问题进行研讨,提出明确要求;完善垃圾清运、保洁员管理、社区公约等制度,夯实制度基础。
如今,旺苍县实现了220个村文明新风积分全覆盖。目前,该县还通过开展文明村镇、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等系列活动,广大群众在参与过程中净化了心灵,受到了教育。截至目前,该县已成功创建国家、省、市级文明村58个,2.5万户农村家庭被评为县级五星级文明户,2600户农村家庭被评为“五好家庭”,42个村被评为“依法治村示范村”。
该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持续强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争做文明旺苍人、共建幸福红军城”活动,大力推进门前“双包”、增彩添香、文明出行、文明窗口、文明工地、文明小区“六大行动”,把城市建设成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文/周俊、王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