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观察 徐洋 四川在线记者 袁城霖
粮食产量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达州如何再向土地要增量?
一年之计在于春,2月8日,达州全市春耕生产及确保第一产业“开门红”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粮食生产坚持“稳面积、提单产、扩大豆、增效益、保第一”的思路,早谋划、早发动、早备耕。
会议现场 徐洋/摄
咬定“继续保持全省粮食总产第一”的目标,一组保障达州粮食增产的关键抓手得以明确。
粮食要实现稳定增产,增加播面是基础。2022年,达州市将按照“应种尽种、满栽满插”要求,把播面精准落实到村、到组、到户、到田块。同时,达州市持续加大撂荒地整治力度,并对撂荒地整治实行单独考核,新的考核办法明确各级的具体责任,特别是压实乡镇党委书记责任;各县(市、区)将出台具体政策,拿出资金鼓励撂荒地复耕。
2021年,达州全市整治撂荒地11.98万亩,2022年预计仍达到10万亩以上。“已启动2022年撂荒地整治任务摸底工作,所整治撂荒地计划全部用于种植粮食,严防耕地‘非粮化’‘非农化’。”达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勇说。
及早谋划,打好一季度主动仗。截至目前,达州市已开展小春作物田间管理135万亩,占小春作物面积的44%;已储备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种子占全年总用种量的90%以上,储备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与上年基本持平。
大竹县农户喜获粮食丰收 王巍/摄
值得注意的是,达州市对大豆扩种作出明确部署。
数据显示,2021年达州全市大豆种植面积35.85万亩,2022年四川省下达给达州市大豆种植任务为53.5万亩,占全省大豆总播面的六分之一。
达州市出台系统的配套措施强力推进大豆扩种,已印发了《做好大豆种子供给保障的通知》,要求各地摸清大豆种子底数、及时调运采购、加强质量监管等;同时,达州市规划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片25个以上,保证增收不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