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报道:2022年1月21日上午,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会在市委党校品德·报告厅召开。会议明确,2022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场监管局安排部署,深入实施达州市场监管“1355”战略,大力开展“九个年”活动,依靠“政策+服务”“引导+监管”“制度+技术”进一步提高综合监管效能,力争全年培育市场主体4万户以上、上市民营企业1家;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达12%,比GDP增速高4百分点以上;获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线上线下同步运行市场监管综合服务平台;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质量强市、知识产权、药品安全等省定考核指标及“春雷行动2022”专项执法行动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强化年”活动
深入开展 “营商环境优化、民生实事增效、公正公平监管、社会共识凝聚、学习能力提升”五大行动,持续优化党风政风行风。以建设川渝食品追溯公共服务平台为契机,全面强化机关信息化建设,提升线上监管能力。加快推进基层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力争创全省系统“精品局”和“样板所”。健全督查激励问责机制,围绕重大决策、重点任务、重要举措,开展“台账式”督查督导,促进干部职工履职尽责、创先争优。开展“中层干部大讲堂”活动,提升干部队伍承压能力和履职能力,为争创一流市场监管工作业绩提供坚实的保障。
开展“市场准入环境优化年”活动
推动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达州市“十四五”期间市场主体培育实施意见》,全面推广企业登记赠送首套印章和税务ukey服务,各县(市、区)均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规范市场主体禁设问题,深化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推动企业设立登记“全流程、无纸化、零见面、一键通”在线办理。推广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实施好歇业登记制度,进一步降低企业维持和退出成本。探索“个转企”登记流程改造,建立“个转企”重点培育库,力争全年完成“个转企”900户,新增企业达1.2万户以上。
开展“民营经济发展提效年”活动
支持大竹县争创全省民营经济示范县,争取将达州市纳入全国首批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创建联系点,并在达召开川浙民营企业达州峰会,打造民营经济合作区域品牌。深入推进民营企业雁阵培育,指导15家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建立民营企业维权集中受理绿色通道,争创全省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大力推进民营经济服务标准化,力争民营经济发展指数排名稳居全省前列,全市民营经济增加总量突破151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2.5%,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民间投资占比达60%,民营经济就业占比达92%。
开展“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突破年”活动
支持宣汉县、渠县争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县。制定实施《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探索建立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争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发布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融产品,与保险机构建立风险分担及补偿机制。开展知识产权“入园惠企”“专家团队帮扶”等活动,指导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专利挖掘及布局。持续深入开展“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假冒专利行为查处力度。力争全市新增注册商标6500件、授权专利3200件、有效发明专利350件、高价值发明专利15件。
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年”活动
以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为抓手,全力争取党委、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更大力度的重视和支持。深入推进食品安全三年集中攻坚行动,系统治理食品安全监管难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强化川东北渝东北食品安全监管风险预警交流,适时发布风险预警、消费提示,开展好“你点我检”活动。持续开展母婴用品店特殊食品规范经营“诚信店”“示范店”创建活动,探索开展食药物质管理试点。力争全市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不低于98.5%,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达80分以上。
开展“质量品牌提升年”活动
深化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推进小微企业管理质量体系认证提升,全力争创“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大力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领跑者”制度和“百千万行动”,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3项、地方标准4项,全力申报“民营经济服务标准化”“联勤警务综合标准化”国家级试点项目。围绕民生领域、环境保护、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等开展强检计量器具监督检查,实施好万达开计量比对。大力推动富硒省检中心“提能”,筹建玄纤国检中心,加快建设秦巴地区中药材省级重点实验室,全力打造检验检测“达州标尺”,抢占川渝陕结合部检验检测高地。
开展“产业服务创新年”活动
按照“先试先行、逐步规范、全面推开”的工作路径,在高新区创新打造市场监管综合服务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知识产权、品牌培育、行政审批、信用修复、年报管理等“一揽子、一站式、全链条”服务。重点支持通川区食品医药产业、达川区现代服务业、万源市富硒产业、宣汉县天然气锂钾产业、渠县轻纺服饰产业、大竹县苎麻产业、开江县现代农业产业、高新区玄武岩纤维产业,助力全市“3+3+N”现代产业集群和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
开展“市场安全监管巩固年”活动
紧盯零售药店、餐饮场所、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及重点人员,充分发挥“川冷链”“达冷链”作用,不断提高预警防控能力,筑牢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安全网”。推动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工作,强化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配备,指导药品零售企业探索新零售B2C“药品集”电子销售平台。扎实开展燃气领域专项整治和超期未检、电梯质量提升、客运索道、黑气瓶等四个专项行动,加快全省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和全省特种设备智慧监管系统运用。开展农村消费品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提高农村消费品质量水平。以“春雷行动2022”“铁拳”“一老一小”“长江禁捕、打非断链”、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等专项执法整治行动为抓手,强化乱象治理,严打违法行为。
开展“行政执法规范年”活动
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行政执法法制审核制度,实现执法全过程可追溯管理。深入贯彻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执法工作中的利益驱动,严惩执法腐败现象。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管理,组织开展案卷评查,规范执法行为,推动依法行政。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统计年报制度,在门户网站公开行政执法年度报告,主动接受舆论和社会监督,树立市场监管部门良好的执法形象。(文由达州发布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