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市州 > 正文

绵阳这个“听音问廉” 专解群众“急难愁盼”

绵阳这个“听音问廉” 专解群众“急难愁盼”
2022-01-10 18:11:09 来源:四川在线

李国峰 四川在线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郭超英 李睿

2022年1月1日,游仙区小枧镇的洪垭村已经有了些许年味儿。村民宋代宽准备到场镇上选一部新手机作为送给妻子的新年礼物,一大早便与几个进城办事的村民一道,从村口的站台登上了14路公交车。随着汽车启动,稳稳驶向城区,宋代宽的脸上洋溢着满满幸福感。

绵阳这个“听音问廉” 专解群众“急难愁盼”

“原来的公交车停运了,我每天都要走6、7公里路才能到镇上接送娃娃上学,有时候遇到下雨或者赶时间就只能搭摩的,一个单边就是十几块钱!”宋代宽说,自从半个月前,村上的公交车后再次开通后,15分钟就可以到达小枧场镇,20多分钟就可以进城,比以前方便多了。

绵阳这个“听音问廉” 专解群众“急难愁盼”

公交车在洪垭村的回归,正是得益于游仙区正在开展的“听音问廉绵州行”活动。

2021年8月,“听音问廉绵州行”在游仙区全面启动,小枧镇党员干部深入辖区各村、社区,敲开了包括宋代宽在内的2468户群众家门,通过面对面交流,听民意、访民情,收集意见建议253条。“公交停运出行难”问题便是其中之一。

原来,因省道205等道路修建,原本在小枧镇五星村、八龙村、洪垭村、建华社区等村(社区)运行的31路、76路公交停运,两年多来,沿途3700余人出行受到极大影响。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小枧镇多次安排人员收集群众对公交路线、站点、班次的建议,并积极与区交通局、市运管处、市公交集团等职能部门协调对接。2021年12月16日,市公交集团正式开通14路公交,在运行过程中,该线路将根据客流实际状况灵活调整路线行驶,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需求。根据群众反映诉求,该镇还举一反三,不断加快推进高乐、天池等村道路改善工作,力求迅速解决两村因道路条件不能开通公交线路的问题,实现公交线路全镇全覆盖。

绵阳这个“听音问廉” 专解群众“急难愁盼”

发生在小枧镇的变化,只是游仙区开展“听音问廉绵州行”的缩影之一。秉承“亲民交流、政策宣传、走访民情、解决问题、提振作风、锻炼干部”的工作理念,该区把“听音问廉绵州行”细化为基层听作风、一线听民生,作风问诊、院坝问廉“双听双问”工作,将61个区级单位落实到12个镇、街道,各镇、街道再结合辖区情况“分片包干”,将走访任务细化到社、居民小组。

目前已召开推进会70余场,对走访员进行全员培训。各基层单位、窗口单位张贴宣传海报650余份,全区1000余个广播站点播放宣传广播126轮次,这样的氛围让群众能够敞开家门、敞开心门与干部交心交流。

同时,为杜绝走访中的形式主义,该区专门研发“双听双问”管理系统,配套制作“一人一码”的“实名登记”走访证,实现对意见建议录入、转办、整改等环节全流程闭环管理,大幅提升走访情况统计的精准度和问题分办处置质效。区纪委监委加强工作跟踪督导,对3个单位“填表式”走访、疑似虚假走访的情况迅速进行核实,并针对其中走访人员沟通交流不深入、把填写问卷作为走访目的等问题纠偏纠错,确保务实高效、走深访实。

据悉,“听音问廉”是根据绵阳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全市各地各部门从2021年5月开始,利用两年半时间,通过全覆盖走访,认真听取群众对绵阳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惠民政策落实、民生项目实施、营商环境建设、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专项整治等方面的真实意见和感受,收集意见建议的活动。

截至目前,绵阳全市共收集民生诉求类问题15899个,已解决10934个;累计收集作风类问题337个,已处置完毕259个;全市累计走访各类人员1378396人,占全市户籍人口26.16%(占全市常住人口28.9%)。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