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消息(王亮)2021年12月31日晚,是四川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景区全新开园首日,严寒依旧挡不住市民的赏灯热情;18时30分,随着灯组渐渐亮起,园区内流光溢彩、彩灯闪耀,人群中不时发出赞叹声,岁末的寒冷瞬间被这喜庆的彩灯所融化。
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灯会保电人员年复一年、舍小家为大家的安全守护。
(孔晓林和徒弟用红外测温仪对虎年主灯组进行温度监测)
自豪:34年供电零故障
“师傅快看,亮了亮了,好炫酷!”亮灯时,正在虎年主灯组旁巡查的国网自贡供电公司保电人员孔晓林和徒弟吴晓钰也一起抬头望向夜幕下的华灯。“今年的灯格外美”,孔晓林口中念叨着,手上却未停,他拿起红外测温仪对“虎年来电”灯组中两只20米高的萌虎宝宝电缆接头、动力机构、灯组温度等进行测试。
开园当天,孔晓林带着徒弟吴晓钰早早便进了园区,对园区安全用电展开了最后一次检查。“这边的人流量大,大意不得。”孔晓林一边仔细检查着,一边向徒弟传授经验。59岁的孔晓林守护灯会已34年,多少年没赶上吃家里的团年饭,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这次灯会保电任务是他退休前的最后一班岗。
还记得1987年,孔晓林刚参加工作到国网自贡供电公司,便参与了首届“自贡恐龙国际灯会”保电工作。孔晓林回忆道,那时候的师傅很严厉,学技中“挨过骂,哭红过眼,笔记记了几大本”,终于在一年后得到了师傅的认可。时过境迁,总想获得师傅认可的小孔已变成了“把事做好才心安,获得自己认可最重要”的老孔;挨过骂的小孔已变成了对设备“生病”能及时“治疗”的“电力郎中”。
而今,自贡灯会已拥有了“天下第一灯”的美誉,自贡市也因此成为四川省唯一入选“全国首批13个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城市。让孔晓林为之自豪地是,自贡灯会34年来从未发生过一起用电安全事故,实现了供电零故障,他和战友们一起兢兢业业呵护着家乡这张响亮的名片。
(孔晓林给徒弟讲解配电箱的安全注意事项)
守卫:25条用电安全标准
“晓钰,现在是你们的时代了,一定要保持学习跟上时代的变化,才能保障灯会用电安全。”孔晓林感慨道,这些年,灯具从大功率射灯、白炽灯再到现在的LED节能灯;这次灯会更是全面采用了新型全封闭节能灯、LED灯及光带。近年来,随着节能降耗技术不断升级,灯组越做越大、越来越亮,色彩越来越多,用电量却大幅降低。
灯会保电中时常会遇到新问题。2020年12月起,自贡灯会从彩灯公园搬迁至中华彩灯大世界景区举办。较之以往,场地更大、设备更多、人流更密集,这对灯会保电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灯会指挥部牵头编写了《安全生产工作手册》,其中孔晓林参与制定了电力作业、电力安全两个部分共25项工作条款。
今年,为了实现灯会灯组统筹管理,在出现故障时能更快锁定区域和找到原因,孔晓林又向园方建议安装了智能配电控制箱。“有时我们提出的安全措施并不一定是规章制度强行要求的,但因灯会太过特殊,能多一道保护措施,就是多一层安全防护。”孔晓林说,他的责任就是让灯会用电更加可靠,市民赏灯更加安全。
(经常在春节期间需要值守现场的“电力郎中”孔晓林)
礼物:灯会用电阶段标准检查法
“每年灯会结束时,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奔走在灯会现场,孔晓林的神经时刻处于紧绷状态,想得最多的是哪里有用电隐患、哪里是安全薄弱点。当闭园回家时,一天行走了4公里的孔晓林已疲累不堪,但面对家人端上的团年饭,他仍就大口大口地咽下,“总觉得对家人有一种亏欠”。
多年来,灯会保电对孔晓林而言,既是工作又是生活,更有一份成就感。退休前,闲不住的孔晓林又开始着手编制起《灯会用电阶段标准检查法》,他将灯组从地面组装到正常展出的全过程分成5个阶段,明确了每个阶段的电力工作,规定了每个阶段的重要任务。孔晓林介绍道,这种方法,可将复杂的灯会用电检查工作流程化、阶段化和标准化,让客户电工和用电检查人员便于理解和记忆,“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孔晓林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想再为灯会保电做一点事”,把自己几十年在这个岗位上积累的经验留给大家作指导参考;“就算是我送给家乡灯会的礼物吧!这样,感觉自己可以一直守护着灯会的平安,祝愿咱自贡灯会越办越好。”(国网四川电力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