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消息:“我们村家家户户都种了橘子,是个名副其实的橘子村。”冬日暖阳里,在达州市大竹县杨家镇龙台村青翠橘子林里,村民蒋才先忙着给橘子树修剪枝叶。一个个金灿灿的橘子挂满了枝头,昭示着丰收的好前景,“今年橘子卖得起价,大家心里都安逸。”
龙台村山地多、耕地少,在高低起伏间的“巴掌田”上栽种传统粮食,耕作不易、产量不高。“我们村以前没啥产业,种水果也是各家各户零散种点,在村里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大家种起了柑橘,收入越来越高。”村民朱金坤说。
杨家镇党委政府立足各村资源禀赋,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寻找正确发展路径,整合撂荒地,盘活闲置耕地,缓解了原先农户分散不集中的不利状况,动员全村300户村民栽种了2000余亩橘子,并请农技专家给果树把脉问诊,修建现代化蓄水池,修建果园通道,推动橘子栽种向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方向迈进。
“家家户户做思想工作,一寸一寸丈量土地,确保土地有效流转,现在有了收获,我们也是高兴得很。”提起栽种柑橘的“创业史”,村干部雷步兵非常自豪。
12月初,在村里自办的“采摘节”上,前来园区采摘橘子的市民赞不绝口,“早就听说龙台村的橘子又大又甜,今天过来一尝,果然名不虚传。”
近来年,杨家镇充分发挥农村自然生态之美、城乡宜居之美,立足橘子产业带来的发展优势,培育生态游、乡村游、农旅体验游等农文旅融合产业,打造集观光采摘、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特色鲜明的休闲度假目的地稳步形成,更多农户搭上“旅游快车”,不断拓宽致富增收渠道。
如今,龙台村成立了柑橘专合社,由专合社牵头购进橘子苗和化肥等物资,不但降低了成本,还帮助农户寻找客源,畅通销售路子。“每到采摘季节,大竹、渠县、达县的游客都专门过来摘橘子,我们顺带卖茶卖水也赚钱哦。”农户李德华说。
专合社全部由熟悉本地栽种技术的村民参与组成,通过柑橘大户带动,在网上联系电商,开展直播带货,实现线上销售,打通了过去困扰果农的产销链,促进了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现在橘子通过专合社早早就卖出去了,还有不少客人专程来收购,我们发展柑橘的信心更足了。”蒋才先说。(文/曹芮铭、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