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科技 > 正文

转化信息不对称 川种科研与市场如何“联姻”

转化信息不对称 川种科研与市场如何“联姻”
2021-05-24 09:37:03 来源:

三问“成果转化”

成果转化的“肠梗阻”是一个不容忽略而又尴尬的问题。四川八成以上科研资源聚集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但他们并不直面市场;直面市场的企业,规模小、科研能力差。两者的脱节,让手握技术的“卖方”与联动市场的“买方”之间信息越发不对称,进而形成了科研与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各唱各的调”的窘况。

究竟谁来担当科研单位与企业之间的“红娘”?谁来担任把技术“青果子”“催熟”的“实验田”?或许,一些思路和做法能够提供借鉴。

转化信息不对称 川种科研与市场如何“联姻”

研究人员正在对种子进行化验分析。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郝飞 摄(资料图片)

交易有平台

扩繁者为何“知音难觅”? 企业和科研单位急需“搭桥”

啥原因

一边是企业“广撒网”而几乎徒劳无功,另一边是科研单位的“守株待兔”

咋应对

可参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碳排放交易平台等,搭建“川种”的“婚恋中介机构”

“和我们当时一样,到处找技术、找产品。”5月9日,接到一位同行的咨询电话后,四川鼎盛和袖种业公司董事长周丹感叹,企业和技术研发单位实在是“熟悉的陌生人”。

“田租好了,人手也招齐了,就是没技术也没产品。”这是十多年前周丹创业时遇到的窘境。这种窘境延续到了当下。4月底至5月初,记者电话咨询了十多家川内种业企业,发现“找米下锅”是不少育制种企业的常态。

一边是企业“广撒网”而大部分时间徒劳无功,另一边是科研单位的“守株待兔”。省农科院作物所副研究员蒋俊说,科研人员和单位耗费不起那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做新品种的市场推广,“最多在网上填个新品种特性表,就算是宣传了。”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除了玉米、水稻等大宗品种外,其余农作物技术研发后往往“沉睡”。“有些研究领域‘冷门’的科研单位,只能自己去找市场。”省农科院经作所副所长叶鹏盛感慨,无论是企业还是科研人员,在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往往只能“靠人脉”。

企业和科研单位联系桥梁为何断了?统计显示,四川农作物科研育种的材料、人才、资金,80%以上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而把技术变成产品的种子扩繁环节,则主要由种业企业来负责。但近年来,随着企业改制,科研单位原有的平台企业要么移交,要么关门,科研单位走向市场的路径越走越窄。

“除了少部分科研单位和规模大一点的企业有战略合作外,其余的都是‘熟客’点对点联系。”省种子站副站长梁南山说,导致扩繁权市场交易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是眼下没有合格的“红娘”。

省农科院副院长任光俊说,扩繁权的交易涉及价值和风险评估、价格谈判、配套服务等一系列复杂程序,单靠科研单位和企业“自由恋爱”很难完成。而此前充当“红娘”的是中国农科院搭建的扩繁权交易平台,但要求研发单位先付“中介费”等做法,让科研机构望而却步。至于四川省级区域性扩繁权交易平台,目前则是一片空白。

如何搭建一个平台,让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自由恋爱”?

“可以单独搞一个省级平台,也可以联合邻近省份共建区域性平台。”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认为,可以参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碳排放交易平台等,搭建“川种”的“婚恋中介机构”。

在具体运行上,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刘卫国说,交易平台应该具备独立的、科学的品种权价值评估体系,且以价格竞拍的方式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记者 王代强 王成栋)

转化信息不对称 川种科研与市场如何“联姻”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泸县试验基地,工作人员正在对秧苗进行病虫害防治。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海洋 摄(资料图片)

需求要清楚

市场的需求究竟是什么? 技术“青果子”亟待催熟

啥原因

由于自身规模偏小,部分种业企业在转化成果时,并不能做到以市场为导向

咋应对

建议组建省级种业市场研究和分析机构

“一季度的数据好久出来?”5月6日一大早,魏杰就开始联系饿了么、美团和国内大中城市餐饮协会负责人。这位绵阳市全兴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要找的,是今年一季度各地辣椒及其他蔬菜的消费数据。

搜集各地蔬菜及辣椒消费数据,是魏杰30年的习惯。而且这在全兴种业内部,一直被称之为“一号工程”。“因为我们要从中找到市场需求变化趋势,为下一步转化推出产品提供依据。”魏杰道出的是全兴种业稳居全国蔬菜制种企业十强的“密码”。

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全兴种业,启动资金不到5万元。之所以能够一路逆袭,靠的正是30余年来坚持“面向市场需求搞转化”。“决定购买、转化任何技术之前,都需要最近五年的消费数据变化和未来市场预期。”全兴种业良种推广中心工作人员魏庆德说。

但在四川,全兴种业只是个案。记者随机走访了30余家育制种企业,真正为成果转化做过专门市场调研与分析的只有三家。不少企业负责人说,即便自己直面市场,在向科研单位购买技术、组织成果转化时,也只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究其原因,是部分种业企业自身规模偏小、科研能力不足,必须委托科研单位或龙头企业来转化,“这样就要优先考虑难易程度和成本。而且不少企业连基本的技术及品种鉴定能力都不够,无法判断质量。”四川科乐油菜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研究员左上岐坦言,不少企业在转化成果时,并不能做到以市场为导向。

“(改变)需要企业、科研单位和政府一起来完成。”省委农办负责人认为,在科研资源集中在科研单位、现有育制种企业规模偏弱的大背景下,唯有政府部门主动作为,为种业全产业链补上“市场”这一课。

首先是要组建省级种业市场研究和分析机构。“掌握市场的前提是掌握信息,分析趋势。”魏杰说,这个机构不一定非要官方设立,但政府一定要为企业和科研单位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

其次,是要完善成果转化平台和载体。长期关注科研成果转化的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铭慎说,想要把技术的“青果子”“催熟”,实现产品化,必须要有一块设施完备、各类要素齐全的“试验田”。而这个“试验田”,只能由龙头企业或者政府提供,且必须要面向种业研发和推广的各个主体来开放。

“目前看来,只有先等现代种业园区具备这个条件。”省农业农村厅种业处处长杨春国介绍,去年以来,围绕四川十大特色产业,我省已累计布局、创建省级和国家级种业园区11个,“现在还在建设阶段,相关成果可能还要等一段时间。”(记者 王成栋)

科技经纪人

如何实现买卖双方需求对接? “中介”让科研成果找到“意中人”

啥原因

科研院所在试验田研发出来的品种或者技术,需要一个平台转化变成成熟的商品

咋应对

探索“超市”模式,方便展示产品;也可探索“经纪人”模式,带着市场需求找产品

在邛崃的天府现代种业园,记者听说了一个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故事:酒厂距离科研基地只有10公里,合作之路却走了3年。

邛崃水稻制种、种植历史悠久,也是著名的酒乡。2019年,天府现代种业园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一批新入驻的农作物新品种科研企业和酒业企业成为邻居。

邻居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一方面,酿酒离不开糯稻,酒企苦寻高品质稻种而不得;另一方面,种业企业研发出来的酿酒糯稻却找不到市场。3年前,邛崃一家酒厂想寻找一种香型糯稻,让酒的味道更丰富,在国内找了一大圈,最后通过外省的资源牵线搭桥又找回邛崃。

“酒厂过来洽谈的时候,发现到我们的基地只有大约10公里的路。”四川荣稻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科研院所在试验田研发出来的品种或者技术,需要一个平台转化变成成熟的商品,也需要一个‘集市’来推销。”天府现代种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把科研“青果子”嫁给市场,从2018年开始,园区每年都会组织新品种、新技术的在地展示:在园区开辟一块试验田,种上不同的新品种,成熟后邀请销售企业现场观摩。

去年6月举行的观摩会展示了国内外130多家科研院所及种业公司农作物品种约1700个,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企业及种植大户提供育种、选种等全产业链交易合作平台。

如果说天府现代种业园探索“超市”模式,是方便卖家展示产品;那么一家名为成都川农牛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则像“经纪人”一样,带着买家需求找产品。

“这个就是我们与盒马合作的一款产品。”在川农牛公司,工作人员郭昌湛指着一根玉米说。这是一款可以鲜食的水果玉米,由四川农业大学的卢艳丽教授研发,目前在盒马鲜生销售。

“现在很多商超需要新奇特的品种,比如,有没有黄色番茄?粉色红薯?”郭昌湛说,盒马鲜生经常希望他们提供一些新奇农产品,以满足高端消费需求。

这正是川农牛优势所在。作为四川农业大学投资的企业,川农牛有一本厚厚的册子,上面罗列了很多等待转化的科研成果。

了解到盒马鲜生的需求,郭昌湛反向去查找四川农业大学的科研成果,然后迅速锁定了一款产品——水果玉米。拿下盒马鲜生订单后,带着水果玉米种子,川农牛公司开始寻找种植基地。他们负责向基地输出种子、技术,并提供全产业链服务,确保盒马鲜生的全年供货量。

去年9月,这种水果玉米进入盒马鲜生,目前已在成都、西安等地销售。郭昌湛认为,比起让教授们揣着成果去找市场,川农牛的做法相对更容易些,“未来我们要尝试推广更多新品种。”(记者 侯冲 寇敏芳)

他山之石

科技特派员变身成果转化联络员

从种业大省变成种业强省,湖南有一个“绝招”:2005年起试点实施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扎根基层的科技特派员不仅解决了成果转化周期长、见效慢的弊端,还成为直接面对市场的“信息收集员”,彻底打通市场与科研单位之间的沟通桥梁。

具体做法是,对于农业大县,以乡镇、村社为单位,整合科研单位人力,采取轮派方式将技术发明者和掌握者——科技人员下沉至基层,进而解决了长期以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单一、初始推广时段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为了鼓励科技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湖南还专门在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向科技特派员倾斜,同时还建立有偿服务制度和利益共享机制。

同时,科技特派员还成为科研单位和基层的“纽带”,及时搜集、反馈农户、企业等需求信息,最终实现科研、转化的有的放矢。(记者 邵明亮)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