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而村(社区)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小区(院落)。8月17日,川观新闻记者从成都市郫都区获悉,为加快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小区(院落)治理格局,带动村(居)民充分发挥在小区(院落)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安德街道创新构建了“三长一者”(楼栋长、单元长、院落长、志愿者)工作体系,有效丰富了基层社区治理和“三长一者”联动机制的实践与内涵,走出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三长一者”基层社区治理特色之路。
安德街道在3个社区、11个村优选配强159名楼栋长、68名单元长、602名院落长,广泛发动辖区256名志愿者,形成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网格-小区-单元-楼栋“四级网格”构架,推动基层治理力量向院落、单元、楼栋延伸,共建幸福美好生活。
川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安德街道望乐社区成立“三长一者”队伍以来,社区居民的生活有了新的变化。
在望乐社区德兴苑农民集中安置小区,由于原先的农村一些生活陋习、旧习复制到社区生活,导致小区环境“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加上原有的人情面子关系,也使得小区的环境整治工作十分难开展,而新入住居民对小区环境有迫切的改观需求。
在德兴苑小区首场“三长一者”见面会上,院落长、楼栋长、单元长、志愿者共40余人在一起交流分享工作方式方法,同时提出当前小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探讨,大家畅所欲言,将小区的实际问题摆到桌面上,院落长将大家反映的问题一一记录,能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解决的上报社区党委协调解决,小区面貌很快得到改善。
“当院落长、单元长、楼栋长对居民的信息、居民问题共建共享共治时,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带动居民形成自我管理、共同参与、协商共建的治理模式。”这是望乐社区党委书记雷彬对“三长一者”最直观的感受。
为充分发挥“三长一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持续性,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安德街道不断升级党建引领下的小区治理,发布了《小区(院落)治理“三长一者”激励指导意见》,设立榜样激励、尊重激励、参与激励、关怀激励、成长激励、形象激励、环境激励、项目激励、物质激励等九项激励措施,对“三长一者”进行精神与物质的激励,从而提升“三长一者”的荣誉感和积极性,形成“楼中有长、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刘寰宇 记者 蒋君芳 安德街道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