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消息(陈敏)据成都市文广旅局消息,端午节假日期间,成都文旅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复苏态势。成都市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280.5万人次,同比增长137.8%;实现门票收入2909.1万元,同比增长120%。
其中,三圣花乡观光旅游区接待游客28.2万人次,同比增长756.7%;宽窄巷子接待游客17.3万人次,同比增长119.9%;街子古镇接待游客17.3万人次,同比增长108.3%;洛带古镇接待游客12.5万人次,同比增长37.4%;黄龙溪古镇接待游客12.3万人次,同比增长93.4%。全市及区(市)县直属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不含A级景区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接待群众16.1万人次,同比增长151%。新业态、新场景持续发力,形成假日消费增长新的动力源。太古里、望平坊等文创旅游街区迎来大量周边游客,假日期间春熙路-太古里街区客流量超过266.9万人次,开启夏季都市消费“燃点”。融创文旅城迎来开业后首个端午假期,接待游客超过11.7万人次。全市公园绿道大力营造传承端午文化习俗、展示公园城市成就的主题户外场景,走进绿色生态空间的市民游客超过600万人次。
今年端午假期恰逢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民俗体验游、非遗体验游成为游客假期出游热门选择。2021“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场活动为市民游客带来“名家名段迎百年”专场演出,非遗优秀传承青少年现场表演四川清音、金钱板、川剧、古琴、蜀绣、瓷胎竹编、剪纸、面塑等传统艺术类和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充分展现了成都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彭州市海窝子古街举办的非遗展示展销、“端午游百病”非遗民俗巡游、古风歌会、传统祈福祭祀等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参与体验。金堂县的“非遗民俗文化村”启动及展示活动,邛崃市邛窑的非遗拉坯技艺大赛以及羌绣、手绘花瓶等互动体验活动,龙泉驿区洛带古镇的“粽”情龙舞非遗展演活动吸引大量游客驻足观赏、亲身体验。
不仅如此,端午节作为距离建党100周年最近的小长假,迎来红色旅游发展又一小高峰。全市红色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8.3万人次,同比增长149.5%。高新区举办了“庆祝建党100周年-美丽高新”主题创作摄影比赛展、成华区举办了庆祝建党100周年“永远跟党走”红色经典美术作品线上展览、龙泉驿区举办了建党100周年•小小少年艺术展演等建党100周年纪念活动。
成都市还围绕音乐演出、艺术表演、民俗展演、假日乐游等主题开展80余场文旅活动。青羊推出“粽享端午•趣游青羊”沉浸式系列文旅活动,市民游客既可以游览景点,更可以参与体验线上线下联动的沉浸式“剧本杀”活动。成都欢乐谷举办“夏哇迪卡·欢乐谷水世界·泰国主题欢乐季”活动,借助亲水玩水特色欢乐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市民体验家门口的泰式“异国之旅”。中国·都江堰消夏啤酒美食季在仰天窝广场潮酷来袭,音乐、演艺、烧烤、龙虾、啤酒的完美“乐食”组合极大激发假日文旅消费激情。天府新区麓湖水城景区开展“麓客岛夏日森林狂想曲之夜间光影动物农场”活动,开启光影“夜”生活,让市民游客尽享节日乐游体验欢乐。
此外,成都主要国有博物馆创新活动形式,推出主题活动,为市民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文博场景新体验。武侯祠博物馆(含锦里)、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博物馆分别接待13.2万人次、6.6万人次、1.9万人次。武侯祠博物馆举办《大三国志展》系列讲座,除讲座外通过开展线下亲子寻宝活动和线上文物拼图小游戏活动,在趣味游戏和沉浸式体验中推动博物馆历史文化资源和保护成果的共享利用。杜甫草堂博物馆的端午佳节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活动,让市民游客在欢度传统节日时感受诗人杜甫的家国情怀和亲身体验非遗的时代之美。成都博物馆围绕“世界环境日”和“环球自然日”两大主题,聚焦“环境保护”和亲子文博体验新需求,推出“周末儿童博物馆”六月“环球自然”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