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男,1岁1个月
【疾病类型】 脊髓性肌萎缩症-1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治疗方案】 利司扑兰口服溶液用散2.2ml口服,每天1次;辅以康复治疗
【治疗效果】 2022年7月(约4月龄)开始口服药物治疗,1个月后,双上肢活动较前增多;治疗8个月后,上肢力量较前增强,可实现上肢上举,独坐30秒以上
引言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由位于第五号染色体5q11.2-13.3 区域的运动神经元存活(Survival motor neuron1, SMN1 )基因缺陷导致的罕见神经肌肉疾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1 。 SMA位居2岁以下儿童致死性遗传病的首位,根据发病时间和临床表型可分为4种类型 2 。 其中,1型SMA是最重的类型,约占全部SMA病例的45% 2 。 患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起病,出现迅速发展的进行性、对称性四肢无力,最大运动能力不能达到独坐 2 。 SMA患者有必要进行积极的治疗。
基本信息
主诉: 发现运动落后1月余。
发病经过:患儿3月龄时不能抬头,四肢活动较同龄儿童明显减少,下肢较上肢明显。
既往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
一般检查: 神志清,精神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眼球活动无障碍,心肺听诊未及异常,腹 软。
神经系统检查: 不能抬头,右上肢可举过头顶,左上肢可举至与肩平齐,右手可握轻物,双下肢不能自行移动。双上肢肌力III级,双下肢肌力I级,四肢肌张力减弱,脊柱未见明显侧弯,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反射、腱反射未引出,双侧Chaddock征(-),双侧Babinski征(-),Oppenheim征(-),Gordon征(-),颈阻(-),克氏征(-),布氏征(-)。
量表评估
Hammersmith评分: 1分。
费城儿童医院神经肌肉疾病婴儿测试(CHOP INTEND):暂未评估。
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显示,患儿 SMN1 第7号外显子纯合缺失,第8外显子拷贝数正常; SMN2 第7号外显子3个拷贝,第8外显子1个拷贝; 受检者父母 SMN1 基因7、8号外显子杂合缺失变异。
临床诊断
患儿在3月龄时出现运动功能落后,不能抬头,四肢活动减少,下肢较上肢明显,查体示四 肢肌张力减弱,基因检测发现相关的致病突变。 根据上述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诊断为5q脊髓性肌萎缩症-1型。
治疗方案
考虑到患儿的年龄较小, 家属不愿意接受鞘内注射治疗, 因此选择口服利司扑兰2.2ml治疗,每天1次。除口服利司扑兰治疗外,患儿还接受相应的康复治疗。
治疗后复查
• 给药后1月内,患儿双上肢肌力增加,家长自觉患儿头控和上肢肌力有所恢复;
• 治疗6个月时,与用药前相比,患儿可依靠臀部支撑坐起,手部力量得以提升;
• 治疗8个月时,与用药前相比,患儿头部可保持直立,双手能够翻阅厚重的绘本,可以独坐,能够翻身。
随着治疗的进行,患儿Hammersmith评分和CHOP INTEND评分均不断改善。
图 患儿不同时间点的Hammersmith评分(左)和CHOP INTEND评分(右)
专家述评
在这例有症状的1型SMA婴儿的治疗中,利司扑兰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并体现出与FIREFISH临床研究数据相符合的疗效及安全性。 患儿在治疗后第1月运动功能有改善,治疗8月已达到头部保持直立,手部力量提升,可以独坐,能够翻身,保持了经口喂养和吞咽的能力。 服药期间患儿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利司扑兰治疗SMA的良好有效性和安全性,为SMA患儿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近期利司扑兰的适用人群拓展至16日龄及以上的SMA患者,让更多患儿能够更早期用药,实现运动神经元更早的保留和改善。
专家介绍
汤春辉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儿科教研室主任、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主任
研究方向:儿童神经疾病和重症医学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抗癫痫协会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和生酮饮食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科分会神经学组委员
云南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儿科分会神经学组组长
云南省儿童抽动障碍协作组组长
云南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儿童重症分会副主任委员
云南省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脑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学会副主任委员
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
《儿科药学杂志》、《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审稿专家
参考文献:
1.Lefebvre S, Bürglen L, Reboullet S,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spinal muscular atrophy-determining gene. Cell. 1995;80(1):155-165. 2.北京医学会罕见病分会, 北京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 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肌肉病学组, 等. 脊髓性肌萎缩症多学科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杂志,2019,99 (19): 1460-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