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截止2023年6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600万辆。今年1-6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超300万辆,同比增长逾三成,市场渗透率持续保持超30%的高水平发展。
虽说市场渗透率刚超30%,但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是妥妥的红海市场。今年连续多个号称不降价的新能源品牌在市场的捶打下,不得不明里暗里加大终端销售优惠力度。对原本在新车销售端还有利可图的品牌来说,大力促销等于降低了利润率,而对于那些还未能实现盈利的品牌来说,咬牙降价无异于加速失血。
(资料图片)
在盈利形势严峻的当下,却有十多个品牌为车主推出了“三电终身质保”或“三电终身保修”的权益。送出这样的大礼包,不会加重企业自身的负担吗?厂家有没有打自己的“小算盘”呢?
01
“三电”价值高 需要有质保
电动汽车上最重要的部件莫过于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一旦这些部位故障或者损坏,其维修价格往往令车主难以承受。上述“三电”之中,又以动力电池的价值最高。
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发布的第16期汽车零整比体系指标研究成果显示,50款新能源样本车型动力电池包单件零整比系数均值为48.85%。配备三元锂动力电池包车型共计28款,动力电池包单件零整比系数均值为51.41%,配备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包车型共计18款,动力电池包单件零整比系数均值为48.74%。所以一旦电池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必将损失惨重。
为此,国家将对电动汽车的质量保障责任纳入了三包范围。根据《家用汽车产品维修、更换和退货责任规定》,家用汽车产品自三包有效期起算之日起60日内或者行驶里程3000公里之内(以先到者为准),因发动机、变速器、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的主要零部件出现质量问题的,消费者可以凭三包凭证选择更换发动机、变速器、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修理者应当免费更换。另外,在三包有效期内,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因其质量问题累计更换2次后,或者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的同一主要要件因其质量问题,累计更换2次后,仍不能正常使用的(动力电池、驱动电机与其主要零件更换次数不重复计算),消费者也可以凭购车发票、三包凭证选择更换或者退货。
不过显然,60天或者3000公里对于车主来说还是太短了。为打消车主顾虑,提升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信心,不少品牌做出了“三电终身质保”或“三电终身保修”的承诺。
02
厂家推出质保、保修有甜头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厂家推出“三电终身保修”、“三电终身质保”服务是值得肯定的服务措施,可以增强新车车主的购买信心。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对较新,消费者对其可靠性和维修成本存在一定的疑虑。通过提供终身保修和质保,厂家能够向消费者承诺在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方面的服务和保障,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认为,新能源汽车企业推出“三电终身保修”、“三电终身质保”服务背后是基于综合因素的考虑:首先是提升客户信心。这些服务旨在增加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信心,因为电池和电动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而且相对来说价格较高。终身保修传递了一种长期支持和承诺的信息,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其次是摆脱价格竞争。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竞争激烈。通过提供终身保修服务,企业可以提供附加价值,从而减少只关注价格的竞争,更注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
第三是强化售后服务体系。这些服务也有助于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吸引消费者选择品牌认可的授权服务店,增加售后服务的盈利潜力。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表示,厂家推出“三电终身保修”、“三电终身质保”的服务主要是为了提升新能源车主的购买信心和售后服务保障。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对较新、较复杂,对于车主来说,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的质量和维修保障是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提供终身保修服务,厂家可以向消费者传递对产品质量的信心和承诺,从而增加购车动力。
科波拉汽车咨询服务(青岛)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王浩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表示,厂家推出长期质保,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由于技术特性决定了售后项目和盈利点大幅减少(如更换耗材少、保养周期拉长),在目前产品生产和销售利润有限的情况下,如果不捆绑售后,那么厂家和售后服务商的盈利就会大幅缩减。而长质保,既提升营销的噱头,又长期捆绑客户,还增加售后业务盈利机会,一举三得。
03
某些限制条件被质疑目的不纯
记者注意到,一些汽车品牌在推出“三电终身保修”、“三电终身质保”权益的同时,也给这些权益的生效设置了较为苛刻的前提条件。比如某品牌就要求车主“维修保养必须使用原厂纯正备件” “事故维修必须在授权服务店进行维修”“只有首任车主享有权益”等。这些条件的设置令消费者质疑厂家霸王条款,目的是“套牢”用户,让车主多在厂商体系内消费。
去年就有网友提出质疑:换颗非原厂的螺丝、没在4S店换轮胎、雨刷器,是不是也会影响保修?对此厂家出面解释,与“三电系统”无技术因果关系的零部件更换,不会影响客户“三电系统”终身保修权益。
张孝荣表示,新能源车保养频次较低,对经销商的售后收入和利润确实造成一定的影响。厂家通过维护终身保修和质保的条件,要求车主在维修保养时使用原厂备件、在授权服务店进行维修等,以此来维持经销商在售后服务中的利润空间。此外,厂家也可以将配件销售作为一个增加收入的途径。
安光勇也认为,对于经销商来说,这些政策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利润,尤其是在维修和更换零部件方面。但对于维修厂而言,可能会感到担忧,因为严格的附加条款可能会导致消费者过多依赖厂家的服务,而不是选择独立的社会维修企业。
张雪峰表示,厂家引入严格的质保和保修政策,附带一些条件,可能会促使车主与4S店形成强绑定,从而提高经销商的售后收入和利润。此外,厂家也可以通过售后服务的衍生业务,如销售原厂配件,在后市场分得一杯羹,增加收入和利润。
04
需要为车主提供更多选择
在张孝荣看来,厂家的保修和质保政策以及附件条款有一定的限制,可能会让车主不太敢脱离4S店。对于一些需要频繁保修或出现严重故障的车辆,还是建议车主选择符合厂家要求的服务,以确保维修的质量和车辆的保修权益。但对于一些常规保养和维修的情况,车主也可以考虑选择可靠的社会维修企业。
社会维修厂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和设备才能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维修。目前,一些大型的社会维修企业已经具备了进行新能源汽车维修的能力,但相对数量还较少。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社会维修厂也将逐渐提升相关技术和服务水平。
安光勇说,作为消费者,需要权衡品牌认可度、价格、质保政策等因素来选择是否依赖4S店,还是选择社会维修企业。有些消费者可能更愿意选择4S店,因为他们认为那里的服务更可信赖,但也有些消费者可能更注重价格,愿意尝试社会维修企业。
社会维修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维修方面可能需要投资更多的培训和设备以适应新技术。一些大型维修中心可能会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但小型维修店可能需要时间来适应。
长期来看,如果市场中没有非授权维修企业参与,可能会导致缺乏竞争,这可能不利于消费者,因为竞争通常有助于降低价格、提高服务质量和创新。
安光勇总结道,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还需要平衡厂家、经销商、社会维修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各种需求和利益,以建立健康的市场生态系统。监管机构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确保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权益。
张雪峰指出,如果没有非授权企业参与新能源汽车维修,市场可能会出现缺乏竞争的情况。这可能导致维修服务价格上涨、服务质量下降,消费者选择余地减少。因此,有必要鼓励和培育非授权企业进行专业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以增加市场竞争和提升消费者选择权。
王浩告诉记者,目前社会维修厂,整体参与三电维修的少。但由于动力电池售后质量兜底由零部件厂商负责,所以他们也会选择与综合维修厂合作,设立电池售后服务点。这样就形成了“车”(不含三电)在主机厂授权渠道,“电”(电池等核心部件)在零部件授权渠道服务的状况。
他认为,厂家推出长期质保,是在生存压力逼迫之下产生的过于激进的行为,是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毒瘤”。一是种种限制条件,使消费者并没有得到期望的服务。二是增加了售后成本,转嫁给了零部件厂商、保险公司等。三是给后市场“断流”,使原本更开放、公平的市场变得“垄断”。四是短期内厂家和授权服务商稳赚且没风险,但这是“一赢多输”的畸形模式,很难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