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消息(王亮)7月28日,从成都轨道集团传来消息,当下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成都地铁为进一步加强预测预报、精准靶向预警,对地铁防汛设施“智能监工”——水泵运行时间分析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了监控系统功能的实用性和精准性。
据了解,地铁排水系统作为保证车站和场段排水通畅的“主力”,承担着保障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作用。而水泵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排水设备之一,对地铁排水系统进行实时有效的运行状态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是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的必要手段。
(地铁工作人员通过水泵运行时间分析系统进行实时监控)
优化升级中,专业人员对水泵运行时间分析系统数据池进行了重新清理、分类、重组,将既往存储的全线路所有水泵的运行时间历史数据清零,再按照线别重新积累具有分析意义的原始数据。当数据池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专业人员通过建立分析场景模型,重新建立全新的数据库。同时,此次优化升级还建立了数据库和综合监控系统之间的连接通道,可实时调取既往数据,亦可同步记录终端数据,以此更新扩充数据体量,为分析工作做好准备。
据悉,当前成都地铁运营线路共计13条,运营里程达558公里。面对规模庞大、形势复杂的大线网运营管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科学化的分级管控模式,能有效提升风险预警与应急响应效率。基于现有系统功能,专业人员还通过梳理重点内容、整合界面模块、重新建立场景分析模型,开发出一套视觉化表达更醒目直观、实际操作可用性更强的可视化水泵运行时间分析系统人机监控界面。
不仅如此,优化升级后的水泵运行时间分析系统还增加了筛选查询功能,即可对任意时间段内水泵运行时间进行排序筛查,不仅有利于工作人员对全线水泵状态进行全面掌握,提高信息获取效率,还能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往年同时段内防汛设备运作情况,反映出当年汛期降水量和线网排水系统承受能力,为后续防汛工作提供参考。
成都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优化升级后的水泵运行时间分析系统提高了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时的便捷性,是“科技创新、智慧维保”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后续,成都地铁还将结合该系统实际使用情况,总结分析,持续优化,利用综合监控大数据平台提升维保质效,进一步加快成都轨道交通智能化运维、精细化管理,保障市民乘客安全高效、绿色舒适出行。(成都轨道集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