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消息(王亮)7月4日, 中国天气网发布消息,本周,随着高压系统强势发展,我国高温天气将自西向东发展,大范围高温天气将来袭,西北地区以及四川盆地部分地区或将热到破纪录。
“三伏天”未到,高温模式却已开启。7月5日,成都实时气温地图上火红一片,早上8点主城区温度就已飚至32℃。站在武侯区草金路南段路边,即便有树荫庇护,阵阵热浪依旧迎面袭来,让人犹如置身“蒸笼”,燥热难安。
(电力工人在高温下进行带电作业)
但一旁来自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二班的袁林和陈欣却显得十分沉着冷静。围好安全围栏、摆好警示牌、穿上绝缘披肩、戴好绝缘手套……,两人全副武装、准备就绪后,随即登上绝缘斗臂车,缓缓升至10余米高空。
“为配合附近两台公用变压器改造,我们要对10千伏湾草线草金路南段支线08号杆进行带电解头、搭头作业,最大程度缩小停电范围,减少检修对用户用电造成影响。”带电作业二班班长刘德锋仰着头,密切关注作业现场,不时用对讲机与两人进行沟通。
空中,袁林和陈欣默契配合。陈欣操作斗臂车腾挪,精细地调整角度、方位;袁林干练地用绝缘毯对带电线路实施遮蔽,谨慎地对带电体进行直接带电操作。30多分钟后,作业顺利完成,绝缘斗臂收回,两人返回地面。
(电力工人在高温下进行带电作业)
经过一番“内蒸外晒”,两人面颊通红,眼周渗出细小的汗珠,额头上的汗水也顺着脸直淌。脱去绝缘披肩,两人的长袖工服早已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后背。“绝缘披肩有2公斤重,密不透风。在斗臂车上,体感温度至少有50度。”刚刚而立之年的袁林,已在线路运检一线从事带电作业5年,被同事们称为90后“老师傅”。
据袁林介绍,配网带电作业对个人素质要求非常高,这需要通过大量的训练才能达到。一旦作业开始,他们经受的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考验,更是对个人体能、精神意志和综合阅历的多方面锤炼。
在进行带电作业时,袁林需要戴上三层手套:一层吸汗、一层绝缘、一层防刺穿。层层包裹之下,双手灵活度大大降低。即便如此,作业人员必须保证戴着手套也能对每项精细操作“手到擒来”,在空中“一气呵成”完成任务。
“我们多‘带电’,用户就少停电。”谈起10千伏配网带电作业,有20多年工龄的班长刘德锋表示,这项工作从技术上突破了停电检修的传统模式,极大降低了群众生产生活的停电烦恼,可以换来很大的社会效益。以当天进行的带电作业为例,就避免了10千伏湾草线草金路南段支线全线停电,保障了附近道路交通和施工工地的正常用电。
(电力工人填写带电作业工单)
据悉,刘德锋所带领的7人班组,平均每年要开展360多次带电作业,整片成都主城区都是他们的“战场”。入夏后,班组面临的任务量更多,强度也更大。高温天气下,为保障作业人员安全健康,班组尽可能选在一早一晚开展作业,避开午间气温最高时段。“但我们都是全天候待命状态。如果有紧急情况,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刘德锋说。
飞驰的检修车里,班组的电力工人们得以歇息片刻,他们拿起凉水大口灌下,用袖口擦干额头上的汗水。在完成草金路南段的带电作业后,他们又将奔赴下一个任务点,为广大电力用户的安全可靠用电而奋战。(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