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消息(王亮)7月1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以下简称“白鹤滩—江苏工程”)竣工投产。白鹤滩—江苏工程是继锦屏—苏南特高压工程之后,第二条川电入苏特高压工程,其输电能力达到800万千瓦,可满足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用电需要。
(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四川段)
据了解,白鹤滩—江苏工程是一项迎峰度夏保供电的关键工程、一项稳经济稳增长促发展的重大工程、一项服务“双碳”目标的绿色工程、一项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工程。工程起于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止于江苏省苏州常熟市,途经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5省(直辖市),线路全长2080公里,新建白鹤滩、虞城2座换流站。工程额定电压±800千伏、额定输送容量800万千瓦,总投资307亿元人民币。
(电力工人在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进行展放导线作业)
白鹤滩—江苏工程竣工投产后,每年输送清洁电能超300亿千瓦时,推动华东地区每年减少发电用煤14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500万吨、二氧化硫25万吨、氮氧化物22万吨,显著改善华东地区环境质量,推动江苏能源绿色转型。同时将为我国再添一条横贯东西的能源大动脉,对于优化能源配置、保障电力供应、拉动经济增长、推动绿色发展、引领技术创新等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大凉山深处,白鹤滩—江苏、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并行)
同时,白鹤滩—江苏工程还创造了多项“第一”:该工程是全球首个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工程,在世界上首次研发“常规直流+柔性直流”的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集成特高压直流输电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以及柔性直流输电控制灵活、系统支撑能力强的优势;该工程首次研制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大容量单柱换流变、幅相校正器等20种新设备,其中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能快速实现毫秒级能量平衡,大幅提升华东电网受电能力;该工程虞城换流站为世界首座采用常规直流和柔性直流混合级联接线的换流站。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干流河段,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装机容量仅次于三峡电站,计划于2022年全部建成投产。其中,左岸、右岸各建设8台百万千瓦级机组,分别送电江苏、浙江。白鹤滩—江苏工程建成后,可以有力保障白鹤滩水电站大规模外送,促进四川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西部经济崛起。工程每年可增送四川丰期富余水电40亿~60亿千瓦时,大幅提高水电利用效率。
(电力工人在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进行高空作业)
目前,国家电网累计建成29项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特高压工程线路长度达到4.5万公里,变电(换流)容量超过4.5亿千伏安(千瓦),累计送电超过2.6万亿千瓦时,跨区跨省输电能力达到2.4亿千瓦,显著提升了我国电网远距离输电能力,促进了“西电东送、北电南供”蓬勃发展。国家电网已成为全球电压等级最高、装机规模最大、资源配置能力最强的特大型电网,并持续保持全球特大型电网最长安全纪录。(国网四川电力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