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钟帆
6月21日一大早,巴中市恩阳区玉山镇“零工市场”,工作人员又带了7个人,准备到巴中临港产业园的巴中市中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办理入职。负责接收的“老员工”刘红梅格外高兴,热情地帮忙招呼大家,介绍注意事项。
市民通过“零工市场”到巴中市中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入职。恩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刘红梅是玉山镇元山村人,是今年首批通过“零工市场”入职巴中市中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之前我在深圳打工,受疫情影响,深圳工作难找,但家里两个娃娃在读书要用钱,这份工作真是帮了我家大忙。”刘红梅说。
巴中是劳务输出大市,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100余万人。近年来,和刘红梅一样,返乡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为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巴中市恩阳区先行先试,探索建立“区+镇+村”三级人力资源用工体系“零工市场”,采取“送岗上门”方式,第一时间为返乡农民工、因疫情无法外出务工人员等群体提供岗位信息,今年以来先后推荐引导3000余名城乡劳动者到本地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就业。
恩阳区明阳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大厅设置的“零工市场”窗口。钟帆 摄
“目前,全区共有2个区级‘零工市场’,18个乡镇(街道)‘零工市场’以及6个村级‘零工市场’。由区级相关部门收集岗位,各村每周统计一次求职人员数据,镇级部门安排专人电话回访、送人到岗。”据恩阳区就业服务管理局副局长李强介绍,首个零工市场就建在巴中临港产业园内,“目前,这个园区已经入驻了9家企业,二期厂房也在建设当中,用工需求非常大,仅仅是今年,我们就已经送了上千人去应聘。”
下八庙镇“零工市场”开展岗位信息推介活动。巴中市恩阳区就业服务管理局供图
“他们组织工作队入驻我们企业,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带人到公司应聘,让我们坐在公司里面就能招聘到合适的人手,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据巴中市中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魏青龙介绍,该公司今年1月15日投产至今,已经上了5条生产线,订单应接不暇的同时,用工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我们正在赶制一批深圳的订单,其中有两条生产线24小时运转,天天都在发货。”
除了给工业园区送工外,村级“零工市场”还为农业园区解决不少季节性用工需求。其中,凤凰包社区“零工市场”就为附近的农业园区、种养殖基地提供了上千人次灵活用工服务。
在巴中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王波看来,恩阳区创建的“区+镇+村”三级人力资源用工体系“零工市场”,将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延伸到村,主动靠前服务,着力当好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信息员”和“接线员”,将“人被动找岗位”变为“岗位主动找人”,切实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就业“最后一百米”问题,是加快构建覆盖全民、辐射全域、贯穿全程的多元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有益尝试。“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制定有关方案,计划年内在全市范围内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