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消息(王亮)“进项发票看不出问题。”“公司账户也未见异常资金往来。”“那这个案子的疑点在哪呢?”……近两个月,类似的对话在泸州市税务局稽查局频繁上演。晚上11点,万家灯火渐次熄灭,“90后”稽查干部张略和同事仍在聚精会神地分析被查企业的风险疑点。
自今年4月起,1.64万亿元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拉开序幕。在“真金白银”助企惠企的同时,面对留抵退税“蛋糕”散发的诱人芬芳,极少数不法分子如狐狸般狡猾地打起了歪主意,试图通过挂靠业务虚增进项税额等手段骗取留抵退税。
(张略(中)和同事分析被查企业的风险疑点)
接过严打骗税的接力棒,张略的言语中透着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打得狠才能退得稳,快查、快处、快曝光,形成强震慑,才能让宝贵的资金直达真正需要的企业,我们必须跑在违法者前面。”
4月下旬,四川省税务局下发了一批紧急案源,在稽查一线磨砺了8年的业务骨干张略被委以重任。张略带着团队展开案情分析,过往的办案经验告诉他:疑点分析准确,案件查办才能事半功倍。不愿被动等待,他立即组织团队成员提取企业财务报表、产品进销项数据、纳税申报等关键数据。
这其中,涉案的泸州五丰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丰酒业”)是一家年销售额仅有400余万元的中小酒类企业,未采用现代化会计软件,仅有手工账,许多进销事项要么漏记,要么记录不详,分析难度很大。但张略相信,再凌乱的数据都有内在逻辑,任何案件都有可疑的细节。“我们税务稽查和警察破案一样,都需要抽丝剥茧、顺藤摸瓜。”
于是,他带着团队连夜组织分析,在一张张表格中来回穿梭,将一项项数据反复比对,运用自创的“散点数据画像法”,将几万条碎片式的数据串点成线,形成数据链条。求证猜想,排除嫌疑,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穿透层层迷雾,疑点终于显山露水。
“从进项发票数据看,有如此多的原材料购进,产出量却很低。结合同行业能耗比,该企业很有可能隐藏销售收入。”一个检查方案在张略脑海里愈发明晰:迅速调取企业相关人员个人账户及微信收款数据,比对企业银行账户流水。经查,该企业存在通过隐匿销售收入、减少销项税额、进行虚假申报等手段,骗取留抵退税9.14万元的违法事实。而此时距离案源下发,仅仅过去了4天。
尽管案子已水落石出,但执法却并非易事。“我们只是一家小公司,根本就不懂税法,认定我们骗税,从感情上讲,我们接受有困难。”得知违法被查,五丰酒业负责人面露难色。张略态度坚定地告诉对方,“公司小并不是违反税法的理由”,却也不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边搬出税法知识讲清利害关系,一边耐心开导化解对立情绪。
“这样的‘说理式’执法有温度,我服气。”经过一番开导,五丰酒业负责人说道。最终,泸州市税务局稽查局依法追缴了该企业骗取留抵退税款9.14万元,并依据相关法规拟处1倍罚款,该案也经由媒体渠道公开曝光。
而对张略来说,比起查处几个违法企业,抓获几个不法分子,他更希望能借此规范一个领域、警示一批人。此前,张略曾参与税务、公安部门共同组织的石化领域团伙虚开专案行动,该行动通过多轮次的打击收网,全国共立案21起,抓获149人,捣毁犯罪窝点98个。办案结束后,张略一直在思索:“稽查不光要执法,更重要的是要普法。”
之后,在对企业的检查中,他更加注重宣传税收政策、法律知识,帮助企业规范涉税行为、解决办税难题,助力20余家企业享受政策红利1000余万元。“张老师不仅让我们知道检查中问题出在了哪里、该如何改正,还告诉我们要如何避免涉税风险。”一家泸州企业的负责人评价道。
随着留抵退税政策的加快落实,张略敏锐地觉察到,犯罪手法不断翻新,打击骗税的形势愈加严峻。为让退税“风险警报”响得更早、拉得更紧,张略还在案件查办中开启“排雷”模式,将稽查一线发现的风险漏洞及时反馈给后端管理部门,协助完善9个风险防控指标,全力为退税护航。
进入6月,暑热来袭,大规模留抵退税进入攻坚阶段,张略心中的信念愈发清晰:“风险指向哪里,稽查这把利剑就挥向哪里。这场攻坚战,我们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四川省税务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