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 > 正文

成都开启网络交易“信用沙盒”监管新模式

成都开启网络交易“信用沙盒”监管新模式
2022-06-01 09:19:55 来源:四川在线

成都市市场监管局与多个电商平台(服务商)代表分别签订《网络交易“信用沙盒”监管试点工作政企合作协议》。

四川在线记者 刘佳   文/图

“开展‘信用沙盒’监管试点,明晰入盒条件,设定监管底线,以风险触发和行政提示方式,对试点企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既有利于帮助平台通过政企良性互动更好地履行主体管理责任,又为平台和入驻企业营造出‘无事不扰’的良好发展环境。”5月31日,积微物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天,成都市市场监管局与快手、58同城、积微物联、1919、好物跳动等电商平台(服务商)代表分别签订《网络交易“信用沙盒”监管试点工作政企合作协议》,正式宣告成都开启网络交易“信用沙盒”监管新模式。

在风险可控范围内实行容错纠错机制

所谓“沙盒监管”,指先要划定一个范围,对在“盒子”里面的企业,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措施,同时杜绝将问题扩散到“盒子”外面,属于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实行容错纠错机制。

“把‘沙盒监管’应用到信用监管领域,就是以信用好、风险低作为标准划定‘沙盒’的范围,对‘沙盒’内的企业,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措施,全程运用技术手段进行动态监管,在风险可控的范围之内实行容错纠错机制,以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成都市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参加合作签约仪式的电商企业代表表示,自愿参加试点对自己平台的发展是一种正向的促进和激励,平台可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支持下,以问题为导向加强管理,及时处置平台内已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违法违规风险,企业和消费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也为网络交易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明确9类监管“红线”和触发条件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地推进“信用沙盒”监管试点工作,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通过建立网络交易“信用沙盒”监管试点主体库和网络交易专用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编制监管风险触发清单和常见风险点行政提示清单,搭建政企协同共管共治模式,构筑“信用沙盒”监管工具箱。

其中,编制的《网络交易经营主体监管风险触发清单》,对纳入“信用沙盒”内的网络交易经营主体,设置“变更登记未更新公示”“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等9类监管“红线”和触发条件,通过大数据比对监测,系统自动生成违法预警线索并推送相关监管业务系统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和动态监管。

方案还明确了试点工作的“三段式”时间表,第一阶段,在自愿的基础上,遴选部分电商平台参加试点,在市级层面探索开展“信用沙盒”监管试点;第二阶段,确定锦江、青白江、蒲江三地市场监管局为试点单位,拓展与不同电商平台的合作模式,探索在全市推进“信用沙盒”监管的经验做法;第三阶段,即到今年年底前,在试点基础上出台《成都市市场监管部门对网络交易新产业新业态企业开展“信用沙盒”监管的实施意见》。据悉,通过前期试点,截至目前,已建立了6万余户网络交易“信用沙盒”监管试点主体库,推送违法预警线索2100余条和提示信息2400余条。

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形势,该局日前出台了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措施。“此次依托成都市市场主体智慧监管平台,试点开展网络交易新产业新业态‘信用沙盒’监管,就是以推行包容审慎监管规范行政执法为抓手,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成都市的电商发展预留足够空间,通过形成政府监管、平台自律、行业自治、社会监督的多元治理新模式,促进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