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江芸涵
风吹麦浪,金黄的麦穗随风摇动。一台无人驾驶收割机在麦田中缓缓行驶,进行全程机械化收割。当粮仓装满后,无人驾驶收割机自动向运粮车发送信息。运粮车接到指令后立即行动,奔向无人驾驶收割机,伴随着轰鸣声,一粒粒饱满的小麦从机器里送了出来。行走收割、转弯掉头、仓满自动卸粮……5月16日,在四川省首个“五良”融合无人农场,西华大学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的技术人员遥控指挥,完成了从小麦收割到脱粒装车的全过程,实现了整个收割卸粮无人化作业。
据悉,“五良”融合无人农场采取“政府+高校+企业”相结合模式,由大邑县委、县政府进行统筹协调,西华大学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牵头实施,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西华大学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特聘院长罗锡文的团队提供技术支持,是四川首个无人农场。
“小麦协同收获是无人农场其中的一个环节,我们叫做耕种管收,所有环节都实现了无人化。”罗锡文说,如今,世界农业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人口老龄化,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迫在眉睫。搞无人农场就是为了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
“五良”融合无人农场项目面积300亩,从农田选址调研,到与合作社沟通调整土地情况和田间改造,再到机库、无人化作业流程设计,西华大学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全程参与规划工作,并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通过与华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合作,在2021年实现了机器改造和路径规划设计,并实现了旋耕作业和小麦播种的“无人化”。
罗锡文表示,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的工作既要“顶天”,又要“立地”;既要加强农业发展政策研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又要深入一线调研,了解市场和农民的实际需求;既要相关学科充分交叉融合,为智能农业机械化不断赋能,又要与行业龙头企业加强合作,全力促成科研成果转化。
(图片由西华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