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李寰
记者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获悉,4月16日,在连续作战5周后,由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院长康焰、华西医院感染管理部感控专家乔甫、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郭军、呼吸治疗师陈佰旭、ECMO护士杨广强5人组成的华西医院援吉林医疗队圆满完成抗疫任务,回到四川成都。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康焰10次出征,乔甫15次出征。
康焰率团队回川 图片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提供
华西医院专家赴长春吉林两市指导抗疫
3月12日,受国家卫健委指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5名专家抵达长春市。抵达目的地后,康焰带领郭军、陈佰旭、杨广强进驻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负责该院6个病区的新冠患者救治方案制定以及重症患者的筛查和管理,指导该院梳理相应的工作流程。与此同时,乔甫前往吉林市中心医院,主要负责将该院腾空并改造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他从组织架构、流程布局、人员管理和培训、个人防护、健康监测、消毒隔离等方面对医院感控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并参与指导方舱医院的设置、正常诊疗医院疫情防控的督查、突发事件的应急调查和处置等。
3月15日,康焰再次被国家卫健委抽调,作为国家卫健委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赴吉林市工作组医疗救治组组长,负责吉林市新冠防治指导工作。
3月18日—19日,根据吉林市整体救治工作的安排,驻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医疗队分批次将符合转运条件的危重症患者,闭环转入吉林市中心医院。
至此,华西医院援吉林医疗队在吉林市中心医院汇合,并与其他医疗队一起,承担该院所有患者的重症化筛检、两个重症病区患者的查房及救治指导工作,并开展了数例有创机械通气、IABP、ECMO救治工作。
4月14日,吉林省经过40余天艰苦奋战,实现疫情防控社会面清零目标。4月16日,连续作战5周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吉林医疗队返回四川。另据记者了解,华西医院还有5名医务工作者随四川援沪医疗队在上海开展抗疫工作。
医务人员在一起商讨患者的治疗方案 图片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提供
华西医院专家与死神抢生命
吉林市中心医院是吉林市最大的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也是唯一收治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医院,先后救治119例重型及危重型患者。截至目前,大部分的重型和危重型已转入普通病房或治愈出院。
一名85岁男性危重型新冠患者,肥胖伴有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且心功能差,存在心源性肺水肿。专家组初次见到患者时,患者经鼻高流量吸氧,流量与吸氧浓度都很高,但患者氧合仍无明显改善,呼吸状态也是进行性恶化,只能端坐呼吸,无法躺下。
在这么低的氧合状态下,患者随时有气管插管甚至呼吸心跳骤停发生的风险。康焰与陈佰旭决定予以患者无创通气,在合理设置无创呼吸支持参数后,患者血氧明显改善,外周血氧饱和度从70%上升至95%,呼吸困难症状缓解。然而,面对俯卧位,固执的老人却拒绝配合。
医护人员在床旁会诊 图片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提供
在几位专家苦口婆心的劝导下,患者勉强同意。实施清醒无创通气状态下的俯卧位治疗后,患者氧合改善明显。经过3天的“俯卧位+无创呼吸机”支持,加之护士床旁心理疏导及持续看护,患者成功撤离无创呼吸机,改为经鼻高流量吸氧,并且很快撤离经鼻高流量改为鼻导管吸氧。从ICU转出时,患者笑着对医护人员说:“趴着睡很舒服,早知道应该早点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