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程文雯
3月22日,为期两天的成都市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市级领导干部和局级主要负责同志读书班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推进大会落下帷幕。
两天的集中学习里,“公园城市”再度成为学员们热议的话题。
几天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官方网站正式发布《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此次成都专题组织读书班,将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研究部署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工作结合起来,既是一次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奋进方向的“大学习”,也体现出成都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努力答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时代答卷的责任担当。
谈认识
主动服务“国之大者”“省之大计”
“东部新区将主动服务‘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和‘市之重任’,努力在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两天的学习,让成都市政府副市长、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书记张瑛备受鼓舞。
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是服务“国之大者”“省之大计”。这样的学习感悟,也是学员们的共识。
“站位高、行动快。”成都市成华区委书记赵春淦说道。在他看来,此次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了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方向路径,更增添了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将认真把这次读书班的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让广大干部群众都知晓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内涵,以及为什么建、怎么建等一系列问题,凝聚起强大的发展合力。”
以新发展理念为“魂”、以公园城市为“形”,谈及成都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探索实践,成都市锦江区委书记陈志勇谈到四点感受:“一是城市形态加快重塑,二是发展活力持续迸发,三是民生福祉不断增强,四是治理能力有效提升。”陈志勇说,“作为成都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聚精会神聆听报告、积极发言踊跃讨论、明晰方向笃定前行……学员们表示,一定把思想行动统一到这次读书班精神上来,为作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作贡献。
谋举措
让山水人城和谐相融
近日,成都最新人口数据出炉,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时点,即2020年11月1日零时,增加了25.42万人。更多人“用脚投票”,诠释出成都的城市吸引力。
一座城市,除了引才聚人,更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承载能力。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对成都产业支撑、公共服务、城市安全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方案》明确,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要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发展潜力,促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如何做?“接下来重在把方案落实为行动,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态本底,提供更好的创业宜居的环境,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成都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杨羽说道。
谈及下一步发展举措,成都市蒲江县委副书记、县长赵钢将“巩固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果”作为第一条。“去年,我们通过持续努力标本兼治,空气优良天数达到了327天,相较于前年增加了10多天。今年我们在巩固成果的同时,还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赵刚表示,接下来,蒲江将在不断厚植生态本底的同时,加大力度抓项目、强产业,同时抢抓机遇,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
成都东部新区拥有龙泉山、沱江、三岔湖等特色丘陵谷地、河湖水系,蓝绿空间占比达到72%,12.4%的开发强度远低于成都中心城区。“我们将始终坚持从人的需求感知出发,推动公服配套与美好生活精准匹配,不断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张瑛说。据悉,遵循居住、产业、配套占比平衡原则,成都东部新区全覆盖策划108个高品质未来公园社区,构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和24小时全生活链,今年先期启动实施15个未来公园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