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消息(刘文君)腹胀,几乎每个人都感受过。但面对持续的腹胀,人们往往会被把它当做是由于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引发的问题。
近日,成都市64岁的周先生就出现了这个问题,通过一系列检查、用药后仍无法缓解腹痛、乏力的症状,找了一圈原因后,竟发现问题的根源是——铅中毒。
奇怪了:持续腹胀原因不明
自去年国庆节后,周先生就开始无缘由的腹胀,胃口也变得越来越差。起初判断自己为“消化不良”,便多次在药店、诊所购买相关治疗药物服用。在吃了“一抹多”的药后,症状反而是越来越重,不但腹胀、乏力的情况时有发生,偶尔还会出现腹痛、活动后心累的感觉。
持续的腹胀不适,让周先生感觉这个病不是 “将就一下”就能抗过去的。于是周先生前往附近医院就诊,做了胃镜检查发现有“轻度反流性食管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同时还存在贫血、肝功能异常等问题。进一步进行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造血原料筛查以及CT、腹部彩超等检查后,却都没有发现异常。
但在经过“保肝、保胃、促进胃肠动力”等药物治疗后,周先生的症状还是没有明显的改善。“打麻将都反应不过来了!咋的哦?”他发现,目前不仅腹胀、腹痛等问题没解决,反而连注意力都难以集中了,甚至睡眠都受到了影响。
惊呆了:元凶竟是重金属中毒
“到底是啥子病哦?”带着对未知问题的惶恐,周先生又辗转来到了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入院检查后,消化内科杨增伟医生发现周先生除了消化道的问题还有贫血,血红蛋白比之前还要低,现在仅有65g/L。为了搞清楚贫血的原因,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科请血液开展多学科会诊。
血液内科主任谭竞在会诊的过程中发现,患者的红细胞非常多的“嗜点彩”,大量的嗜碱性点彩出现在红细胞,往往提示存在“重金属中毒”问题。
(红色箭头所指均为嗜点彩红细胞)
根据这一重要线索,消化内科杨增伟医生为其进一步安排了重金属检测。通过对血液和尿液检查,结果显示血液及尿液中铅含量均超标。也就是说,周先生确实为“铅中毒”了。
后悔了:保健不成反伤身
“我咋会中毒喃?”对于这个结果,从没接触过过铅等重金属的周先生十分纳闷。找到病因很重要,找中毒的原因更重要,因为这可以帮助周先生避免继续中毒。医生帮助对周先生工作、居住环境、家族成员等进行了梳理,但经过逐一排查,都没有找到可疑原因。
“会不会是那个保健品?”周先生家人说,平日一家人的食、住、行都没有区别,唯一不同的就是他长期在服用一种保健品。
据了解,在5年前周先生被确定为糖尿病后一直服用一种粉末状的保健品“降糖”,每天会取5g兑水喝,但是这个产品没得说明书、配方表。根据医嘱,周先生立即停止了服用该保健品并同时开展驱铅治疗。经过治疗,腹胀、乏力症状均消失,食欲也慢慢好转。后续复查血红蛋白,已升至110g/L,目前随访反馈的情况也良好。
“再也不敢乱吃药和保健品了!”对于这次的经历,周先生和家人既感觉庆幸,但同时也充满后怕。
据悉,近年来保健品引起铅中毒的案例并不是偶发。那保健品为啥会和铅中毒有关?据分析,这可能是和它采用的原料铅超标或加工过程器械被污染等有关。(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供图)
知识多一点:
什么是铅中毒?
铅中毒是一种由于铅的累计吸收而导致的非传染性慢性病,能够影响人体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引起胃肠道、 肝肾和脑的疾病。
铅中毒的表现?
铅以离子状态被吸收后进入血循环,而血液内的铅约有95%分布在红细胞内,主要在红细胞膜。
铅中毒可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及溶血,进而导致贫血。包含不典型的乏力,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及腹部隐痛甚至腹绞痛,头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者可能出现严重脑病,如抽搐、嗜睡、甚至昏迷等。
常见铅中毒的原因?
接触铅的途径除了工业、环境污染,还有含铅超标的食品、化妆品、染发剂等等。
铅中毒的影响?
铅中毒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所以在儿童群体中更易受到重视。
在成人群体中常常因为症状不典型而被忽略,需要经过多方面检查的排除和验证,最终才会被诊断。
铅中毒的治疗?
如果怀疑铅中毒,需行血液及尿液的检查;同时切断污染源,诊断后行驱铅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获得良好的预后。
温馨提示:
伴随生活水平的提升,大众对于健康也是越发看重。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并不应当把健康寄托于“盲目使用保健品、药品”之上。
不要轻易尝试由非专业医务人员提供的治疗方案或服用来源、成分不明的药物、保健品等,以免对自身健康造成危害。
选择保健品应通过正规机构,同时认准产品资质,以便获得相应的质量保障。
若出现身体不适,应尽快至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排查,以免延误诊断、治疗。同时,建议接受具备充分依据的检查,帮助尽快明确疾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