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 > 正文

四川人民防空事业2022年如何发展?这场会议上传递出诸多信息

四川人民防空事业2022年如何发展?这场会议上传递出诸多信息
2022-02-18 17:29:33 来源: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记者 赵荣昌

2022年,全省人防工作将以“改革、稳定、发展”为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主动落实国防动员体系改革任务,全力推动国家人防试点示范项目在川实施,坚持以战领建推动人防核心能力建设和人防系统自身建设,协调推进四川人防“2510”战略规划和人防建设发展“十四五”规划深入实施……这是记者从2月18日召开的全省人民防空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获悉的信息。

“这既是对过去三年转型升级、深度融合的成绩总结,也是对2022年全省人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省人防办党组书记、主任洪波说。

有力有序推进转型升级

2019年起,四川人防工作坚持“强基固本、守正创新”的基调,开始有力有序推进人民防空转型升级、深度融合。

“开创了全省人防事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总结三年的成绩,洪波这样说。

2019年起,就如何加快我省现代人民防空体系建设和深化人民防空融合发展?全省人防系统坚持“大人防”理念开启转型升级之路。当年底,四川省国防动员委员会正式印发《四川人民防空事业发展“2510”战略规划》,明确了我省人防事业发展的战略框架。同步制定落实“2510”战略的“两年行动计划”,加强“组织指挥、智慧人防、防护工程、法规制度、机构队伍”五大基础建设。

2020年底,四川又按照“五年争西部首位”的目标定位,编制了三年实施方案,形成了接续推进“2510”战略的完整规划体系。

过去三年,在人防工程建设管理方面。出台《四川省人防工程建设市场责任主体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及时了解掌握人防设备和人防工程质量现状,持续优化人防行业营商环境。在全省开展人防工程质量普查,全面摸清我省人防工程建设底数。在智慧人防建设方面。按照“人防战时组织指挥数字化、平时服务经济社会便捷化、日常政务处理智能化”的目标定位,统筹实施智慧人防建设。

此外,四川和重庆联合围绕“川渝两地人民防空协同发展、构建全省人防发展新格局、人防疏散体系融入乡村振兴”三个方面进行探索试点;制定了《四川省人防疏散基地建设试行标准》和《四川省人防疏散基地项目建设管理试行办法》,已在全省启动一批标准化人防疏散基地建设项目。

从四个方面推动人防事业

“近年来,在四川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步伐加快,重要城市群、高新产业园、自由贸易区等成为驱动发展重要引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人防建设相关科技支撑不断增强,为人民防空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会上,洪波分析,立足西部看,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我省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位势,也必将为人防发展带来新机遇。

机遇背景下,四川人防2022年工作有哪些具体部署呢?记者对此进行了梳理——

首先,四川将紧紧抓住重点工程不放松,积极推进人防“新六个一”项目试点示范建设。

其次,四川将紧紧抓住备战强防不放松,统筹实施组织指挥、人员防护、专业力量等五大“体系建设”推动人防转型升级。持续提升人防治理能力水平,为全省人民防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第三,四川将紧紧抓住融合发展不放松,继续对标四个“深度融入”不断开创崭新局面。要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唱好川渝人民防空联防联护、共建共享“双城记”。

第四,四川还将以数字人防(智慧人防)、法治人防、阳光人防、廉洁人防四个“人防建设”,持续提升人防治理能力水平,持续建设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人防系统,为全省人防事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坚强保障。

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四川将率先在川渝人防联演联训、人防防护设备市场改革、毗邻地区人民防空协同发展等方面取得突破;以人防疏散体系建设作为融入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创新推进人防疏散基地建设,努力探索建成一批集战时疏散、应急避险、拓展训练、旅游休闲、产业培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还将分类指导全省各类人防重点城市推进建设,持续深化五大人防区域协同发展,加强与周边省市人防部门协同联动,开展联合演练训练,今年要与重庆开展1次联演联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