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和竞争,构建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工作机制,四川省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成都国际铁路港)中心正式成立。这是记者1月11日从四川省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成都国际铁路港)中心授牌启动活动上获悉的。据悉,这也是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批准设立的四川首个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中心。
近年来,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在开展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工作作了有益探索,在加强顶层设计、开展交流活动、开展实务培训、加强维权援助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占世界经济总量三分之一的全球最大自贸区正式启动。抓住RCEP实施的重大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四川加强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形势所需。
据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党组书记、省市场监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兼)赵辉介绍,成都国际铁路港是全国唯一依托铁路港设立的自贸区,通道优势明显,自2016年起连续5年开行量领跑全国,货值、货量呈显著上升趋势。青白江区成都国际铁路港设立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必将提升青白江区企业产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能力,为护航企业产业产品“走出去”,着力打造“蓉欧枢纽”,促进中欧快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首个省级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中心,承担了满满的“试点”任务。据了解,中心将探索推动青白江区主动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支持企业积极参与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定,同时,提升青白江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水平,不断巩固和深化“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带动全省15个市(州)“蓉欧”班列基地,加快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另外,作为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国际交流合作样板,将服务创新主体更好利用国际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便利知识产权海外获权,并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和知识产权高水平管理人才。
据悉,在总结推广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成都铁路港)中心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接下来,针对我省与RCEP成员国在贸易、投资、人才等服务方面的需要,我省还将新建2-3个省级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同时,深化中心的带动作用,与市州联动,建立5个左右“知识产权+蓉欧班列”基地,指导市州企业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加快制定海外知识产权策略,在符合技术发展趋势、具有领先水平和市场应用前景的领域申请海外专利,加强专利、商标海外布局,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授牌仪式上,四川省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成都国际铁路港)中心与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四川)基地、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成都理工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四川大学还签订了共建知识产权实践教学基地协议。(记者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