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 > 正文

这些领域消费如何“避坑”? 四川省消委发布消费提示

这些领域消费如何“避坑”? 四川省消委发布消费提示
2022-01-07 09:19:12 来源: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记者 刘佳

网络消费“吐槽”多、食品投诉热度不减、教育培训服务投诉翻倍增长……针对去年四川消费投诉中的热点问题,1月6日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发布消费提示。

针对网络消费中的消费热点和难点问题,呼吁广大消费者在网购时做到四个注意:

四个注意

一是选择信誉度高、证照齐全的购物平台及商家,注意甄别商家信用等级、销售信用评价记录的真假;

 

二是充分了解经营者促销规则,关注商品价格变化,留心真假打折宣传;

 

三是注意索取购物票据,对商家的活动信息、聊天记录、订单详情等做好截屏保存,以便维权有据;

 

四是签收时先要查看收到商品的规格、型号、数量等与订单是否一致后再签收,发现问题可拒绝签收。

 

相关部门应加强《电子商务法》的宣传和贯彻,对网络交易中反映出的格式合同侵权、大数据杀熟等问题加大监管力度,通过法律宣讲、以案说法等方式,提升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能力,督促电商经营者诚信经营。

消费者购买食品、接受餐饮服务时要注意:

 

五个注意

一是网上购买团购券时,仔细查看使用限制、活动时间、退费规则等重要信息,提前拨打商家电话进行咨询;

 

二是尽量选择熟食,少食生冷食物,禁止食用野生动物;

 

三是选择卫生条件良好、证照齐全的商家购买食品,查看食物是否新鲜,有无异味;

 

四是购买预包装食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

 

五是付费时注意核对票据上种类单价、总价,称重计费时,注意复核重量。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地,消费者在选择学科类校外培训时要注意:

 

五个注意

一是要树立健康的教育理念,理性选择培训机构,切勿盲目跟风。

 

二是培训报名前,家长要注意查看办学场所营业执照、办学许可证、授课师资等资质信息,了解收退费制度,实地考察授课情况。

 

三是关注培训时间,根据国家《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如已经缴纳上述时间段的费用,可与机构协商退费,或转为非学科类培训课程,或者转为周一至周五的课后时间(线下最晚不超过20:30,线上直播课最晚不超过21:00)培训课程。

 

四是避免大额预交费用,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跨度超3个月或60课时的培训费用。

 

五是签署合同,明确权利与义务。交费前,要注意与经营者签订书面合同,尽量全面、细化双方权利与义务,如果合同中存在限制消费者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权利、消费者违约金或损害赔偿金设定过高、权利义务严重不对等条款,应要求对方删除或更改后再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