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 > 正文

华西医院微信公众号条条10万+稿件背后,到底有何诀窍?

华西医院微信公众号条条10万+稿件背后,到底有何诀窍?
2021-12-30 16:09:51 来源:四川在线

编者按

12月27日,中央网信办在京组织召开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推选活动总结交流视频会。会议通报表扬了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其中,四川省有“熊猫反诈微信公众号”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微信公众号”两个账号入选。“熊猫反诈”微信公众号是全国公安系统中唯一入选的地方公安机关反诈账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微信公众号是全国卫生健康系统中唯一一家医院入选账号。

这两个公众号是如何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为普通百姓都提供了什么服务?在芸芸的公众号中,两个账号脱颖而出,运营中他们有何诀窍……让我们走近他们,听听他们背后的故事!

四川在线记者李寰(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每个星期一下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微信如约而至。从2017年9月至今,华西医院微信公众号所有头条的阅读量都超过了10万,2020年以来头条超过20万阅读量的达到80%,超过100万阅读量的也不在话下。

《笼起口罩就可以愉快出门了?华西感控专家说,麻烦你先把口罩戴正确!》、《华西心理专家提醒家长,不少孩子正在用你没有察觉的方式伤害自己!》、《眼皮跳是吉还是凶?华西专家掐指一算:如果眼皮紧到跳,多半遭了面肌痉挛! 》……这些都是让人印象深刻的爆款产品。其中《笼起口罩就可以愉快出门了?华西感控专家说,麻烦你先把口罩戴正确!》,这条微信创下844万的阅读记录。

有人称,华西医院微信公众号一直在被模仿,但是从未被超越。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条条爆款产品的背后,有何诀窍和秘笈?记者采访了华西医院微信公众号掌舵者、华西医院宣传部部长郑源。

诀窍一:做脱颖而出的“网红”

“华西伊万(华西医院)”、“ao一口”、“遭了”……这些四川方言频频出现在华西医院的微信里,这也成为一大亮点,很多网友提到华西微信,都有一种亲切感,觉得就像跟邻家姐姐聊天一样。

为什么坚持四川方言?据介绍,根据华西医院的统计,80%以上的患者来自云贵川和重庆,因此四川话对这些受众来说毫无障碍,而且用四川话写出来的微信很有特点,“现在是一个网红的时代,什么样的网红容易被人记住,那一定是辨识度高的。所以用四川话写的微信,如同脱颖而出的网红!”郑源说,微信的话语体系,一定要亲民,要接地气,要用平等的态度,把一些深奥的道理娓娓道来。

郑源还提到,亲民的科普微信也是化解医患焦虑的重要抓手,当患者对某种疾病更加了解,对某种医疗行为背后的原因、道理更加了解后,某种意义上可以把患者对医生、对医院、对医疗行为的期望值降低到正常水平。“我们的医生每天要面对大量的患者,随时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我们无法苛求医生对待患者笑脸相迎,但是通过微信公众号这个平台,可以给读者普及更多科普知识,以及传递医生的日常工作状态,争取更多人的理解,以及对疾病的认知。”郑源说。

据介绍,除了6成医学科普知识之外,医疗技术,医院文化占据了剩余的微信公众号部分。

诀窍二:知道你的用户想要什么?

关注了华西医院公众号的朋友都知道,大部分微信的内容都是与健康知识有关的。如何选材,这也是华西医院微信的一大诀窍。“经过调查,读者会关注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那对医院来说,患者和潜在患者所关心的,一定是涉及自身健康的内容。”据医院宣传部介绍,除了6成医学科普知识之外,医疗技术,企业文化占据了剩余的部分。

有的公众号推出的内容繁多,有的习惯把企业、单位内部的一些活动发在微信公众号上。郑源认为,这是一种“自残”的行为。读者关心的内容一定是跟自己有关系的,企业、单位内部的管理,与公众号的目标读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这样传递给读者的是无关信息,没得获得感,好不容易争取到的粉丝就活生生抛弃了你。公众号,就是要以公众为目标受众。

诀窍三:让每一位医务人员都成为信息提供者

“华西医院宣传部是做大厨的,我们不当采购员。”宣传部部长郑源开门见山,她说,宣传部人手有限,如果把大量的时间耗费在基层一线寻找新闻素材,会导致人力的浪费,因此发动医院每个科室的力量提供素材,宣传部再根据这些素材进行加工,就像大厨把不同的食材做成不同的大餐。

郑源说,或许有人会说,宣传部又不管医院科室的工资奖金,没有办法给他们安排任务。秘诀是:“从制度层面设计考核,医院把科普工作量化考核纳入每个支部的党建考核细则,将科普完成情况与目标考核挂钩。”目前,华西医院的每一个科室都有专门的宣传小团队,医院的每一名医护人员都可以是科普、新闻稿件提供者,这是保证华西医院有大量优质微信出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