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殷鹏
12月30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一批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弄虚作假查处典型案例。四川省攀枝花市钛都化工有限公司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案入选,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也因在办理案件中的突出表现,获得生态环境部的通报表扬。
通报称,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生态环境部门会同公安、检察机关,扎实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重拳打击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行为。截至2021年10月,全国共查处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案件270起,合计罚款4900余万元,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为保持对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行为从严惩处的高压态势,生态环境部组织整理并公布了12个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弄虚作假查处典型案例。通报称,在查处这些案件的过程中,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积极利用大数据分析、视频监控等非现场监管手段,强化非现场监管与现场检查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司法鉴定在案件办理中的功能作用,对于提高生态环境执法效能、精准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具有示范意义。
“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四川将继续加大执法力度,震慑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助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案件详情:
四川省攀枝花市钛都化工有限公司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案
2021年6月22日,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通过分析监控数据发现,攀枝花市钛都化工有限公司自动监测数据异常,立即联合攀枝花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对该公司开展突击检查。
攀枝花市钛都化工有限公司自动监测数据异常
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煅烧旋转窑尾气自动监测设备烟气分析仪显示的二氧化硫浓度为3292.9mg/m3,超过《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规定限值2.87倍,同时段该设备工控机显示的二氧化硫浓度仅为197.57mg/m3。检查人员使用二氧化硫标气对自动监测设备进行校验,发现工控机和数采仪的读数均比分析仪读数小94%。
经调查证实,该公司安全环保负责人钱某等3人违规修改自动监测设备工控机软件回归方程斜率,致使传输至生态环境部门自动监控系统平台的污染物浓度与实际排放浓度严重不符。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局依法将该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攀枝花市检察院已依法对3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