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张彧希
谁是工业“优等生”?——“不以规模定标准,而以亩均论英雄”。
近日,省经信厅公布了“亩均论英雄”产业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效益评价(2021年)A类企业名单,2597家企业从参评的9445户规上企业中脱颖而出,进入“A类名单”。
据了解,四川开展全省产业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效益评价工作,是为建立一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导机制。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解读,这种引导机制有两个关键词:以单位产出效益评价为基础、以差异化要素配置为导向。
此次评价结果,清晰地反映出这种导向。
A类企业各项指标均优于全省均值
3月8日,四川省首次“亩均论英雄”评价工作结果发布。“在首次(3月)评价的基础上,我们扩大了产业园区评价范围。将全省县级及以上政府批准设立的产业园区纳入评价。”省经信厅产业园区处相关负责人说。
此次评价,从亩均营收、亩均税收、人均营收、R&D投入、单位能耗产出等5个方面进行数据分析,梳理比对数据1万余条、信息20多万个,进一步优化完善基础数据体系。同时,还对参评的总部经济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企业500强等不同类型企业开展分类评价。
据悉,相关行业领域评价也得到了拓宽,增加了对“16+1”产业领域中相关规模以上企业评价,共涉及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近200户、大数据企业近150户、数字经济类企业近1000户。
“参评规上工业企业发展质量总体向好。”省经信厅产业园区处相关负责人说,本次评价以2020年底数据为依据,参评企业各项指标较去年均有所提升。其中,亩均营业收入增长了6.8%、亩均税收增长了2.59%、人均营业收入增长了16.41%、单位能耗营业收入增长了9.39%,R&D投入强度0.2个百分点。
聚焦到“5+1”现代工业领域,5938户参评企业各项效益指标均优于全省均值,亩均营收、亩均税收、人均营收、单位能耗产出和R&D投入强度分别高出25.55%、40.31%、2.62%、39.89%和0.16个百分点;较去年分别提高了17.92%、39.05%、27.49%、13.58%和0.06个百分点。
A类企业,则是“佼佼者”。“A类企业各项指标均优于全省均值。”该负责人分析,其中,亩均营业收入是全省均值的2.02倍、亩均税收是全省的2.53倍、人均营收是全省均值的1.3倍、单位能耗营收是全省均值的1.36倍、R&D投入强度比全省均值高0.14个百分点。
较去年相比,有1187户规上企业保持A类榜上有名,1410户规上企业新上榜,且各项指标较上年呈现增长态势。
多层面拓展结果应用
参评不是目的。企业更关心的是,获评之后,能享受哪些政策红利?
“我们正引导金融资源倾斜支持,助推优质企业发展。”省经信厅联合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建立A类企业信息共享机制,进行精准融资监测、降低企业利率。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全省共有1102户A类企业获得贷款,占51.7%;贷款余额超835.95亿元,超58.98%的A类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低于5.39%。
与此同时,部分市州建立了“亩均”强化考核机制。宜宾、内江、乐山、达州市将推进“亩均论英雄”工作纳入绩效目标考核内容,对推进工作得力的县(区)和园区进行激励奖励,并作为相关重点特色产业园区认定的重要指标内容。
“不少市州也将A类企业名单作为差异化要素配置的重要依据。”省经信厅产业园区处相关负责人说。广元市将A类企业纳入市(县)领导联系会商机制,出台“二十四条措施”,支持A类企业纳入“红名单”企业库。眉山市起草支持政策,对A、B类企业予以相应等次政策资金支持。雅安、资阳、广安、内江等市也先后出台政策,对A类企业享受各类优惠政策予以支持。
作为兑现政策奖励的重要内容,广安市把“亩均论英雄”评价指标纳入园区考核体系,重点考核园区土地利用、用地效益、管理绩效等,每年从市工业发展资金中列支 1000 万元,重点奖励综合排名前三的园区。资阳市对“亩均论英雄”重点产业排位前三的企业,在市级工业发展资金中每年以给予10万元的奖励。
“名单还被不少市州作为政府精准助企的主要依据。”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说,遂宁市依据评价结果,全面梳理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为政府有针对性精准性指导帮扶企业提供政策支撑。成都市联合自然资源部门出台《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门槛》《产业功能区未来赛道/细分领域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准入条件》,作为项目招商、土地供应、履约监管全链条管理依据。自贡市则要求将“亩均论英雄”评价情况列入企业入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