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 > 正文

五馆聚首绘发展“底蕴和呼吸·博物馆与城市生命力”活动举行

五馆聚首绘发展“底蕴和呼吸·博物馆与城市生命力”活动举行
2021-12-22 21:27:23 来源:

中华网四川消息(陈敏)12月21日,搜狐成都“幸福成都·城市名片”大师沙龙第2期——“底蕴和呼吸·博物馆与城市生命力”活动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正式举办。成都博物馆副馆长段杨波、武侯祠博物馆副馆长胡斌、杜甫草堂博物馆副馆长马红、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姚菲、水井坊博物馆馆长王刚5位嘉宾齐聚一堂,共绘成都文博未来发展。

五馆聚首绘发展“底蕴和呼吸·博物馆与城市生命力”活动举行

(大师沙龙活动现场)

对于为何举办以“博物馆”为切入点的大师沙龙活动,搜狐成都总经理舒畅在致辞中表示,正是成都杜普草堂博物馆馆长刘洪的愿望:“希望通过媒体平台呼吁社会力量关心、关切我们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深深感染了自己,才有了这场活动的落地。舒畅介绍道,在过去的170多天,搜狐成都产出了200多篇原创内容,并发起了“时间的艺术”匠人匠心沙龙,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五馆聚首绘发展“底蕴和呼吸·博物馆与城市生命力”活动举行

(武侯祠博物馆副馆长胡斌作主题分享)

圆桌对话环节,5位嘉宾围绕“博物馆热的兴起”“文创产品”“博物馆对城市发展的助推作用”等话题展开了分享和探讨。谈及“博物馆热”背后的根源,武侯祠博物馆副馆长胡斌认为,首先是博物馆及其它公共文化机构的基数,陈列展览和文化活动的质量都有明显的提升;社会公众对文博事业的关注、支持和参与度显著加强。其次,随着故宫博物馆的“出圈”,公众对博物馆的兴趣开始提升,不仅对遗产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更加了解,也对遗产的传播价值、经济价值、环境价值,甚至情感价值更加认可。

五馆聚首绘发展“底蕴和呼吸·博物馆与城市生命力”活动举行

(成都博物馆副馆长段杨波作主题分享)

成都博物馆副馆长段杨波表示,博物馆中有形的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只是历史的沉淀、岁月的陈酿,而是寄托着文化血脉的传承,与人们的生活和我们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人们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汲取中华文化精髓之所。通过前往博物馆参观,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进而对中国文化更加自信,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五馆聚首绘发展“底蕴和呼吸·博物馆与城市生命力”活动举行

(杜甫草堂博物馆副馆长马红作主题分享)

这股“博物馆热”中,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往博物馆游览。对此变化,杜甫草堂博物馆副馆长马红和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姚菲深有感触,“这一新气象的出现源于博物馆思路的转变,如今博物馆都在积极思考,如何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提升他们的参与度。更富创意的博物馆故事,更加潮流的文创产品,更具吸引力的参观形式,更加丰富的传播途径成为了博物馆备受年轻人青睐的原因。”不仅如此,一些优秀的文创产品也让文化资源“活起来”,让文物以另一种方式“走出”博物馆,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五馆聚首绘发展“底蕴和呼吸·博物馆与城市生命力”活动举行

(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姚菲作主题分享)

五馆聚首绘发展“底蕴和呼吸·博物馆与城市生命力”活动举行

(水井坊博物馆馆长王刚作主题分享)

在“创新”中散发无限魅力的博物馆,对城市发展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水井坊博物馆馆长王刚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博物馆是探索一座城市文化底蕴的最佳起点,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坐标和象征,连接着城市的过去与未来。它不同于一般建筑的社会影响力,对于塑造城市环境,提升整座城市的文化品味具有重要作用。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博物馆的蓬勃发展对于城市旅游产业的带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引领作用。(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