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消息(王亮、刘文君)12月14日,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所属渔子溪水电站完成蝶阀主要部件运输作业,成功破解了蝶阀改造项目“最难运输”的难题。
(索道线路俯瞰图)
据了解,蝶阀是重要安全保障设备之一,相当于水电站的“心脏瓣膜”,作用类似于家用自来水管的水龙头,通过开关闭合保障水电站每年检修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紧急情况下,可通过蝶阀快速切断水源,保证机组安全,保障四川电网稳定运行。
(索道2号、3号、4号、5号支架)
四川渔子溪水电站于1966年开始建设,1972年建成投产,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成的第一座高水头、长隧洞试验电站,其蝶阀位于岷江河畔五台山半山腰调压井处。改造项目启动前,原有蝶阀已使用近50年,曾经历“5·12”汶川特大地震,阀芯、阀轴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变形损坏,严重影响电站安全稳定发电。今年,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正式启动蝶阀改造项目。
(9.8吨阀芯成功吊运至调压井处)
改造之初便遇到了难题。新蝶阀总重达30吨,部件多、体积大,且受地质灾害、恶劣天气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蝶阀上山”成为此次改造项目中最主要的难题。经过多次实地踏勘和运输可行性分析后,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决定按照15吨级重载货运的设计标准,新建一条长度772米的分段式物资运输索道,运送“蝶阀上山”。
(4.1米圆形连接管沿着索道上山)
在运输索道搭建前,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详细分析山体地质情况,根据实际运输需求,严格选定索道搭建位置,反复建模计算相关参数,确保索道设计符合安全要求。同时,按照森林防火管控要求,索道原定的焊接连接方式均改为螺栓组装,对工艺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仅搭建索道的5个支架就需要上千颗螺栓。
考虑到全省范围山地索道尚无单次运输10吨以上货物的参考经验,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将蝶阀阀座分体设计,单件轻量化为约9吨,并通过优化结构及组装方式将蝶阀阀芯轻量化为9.8吨。运输索道建成并完成验收及试吊检验后,新蝶阀最重部件——阀芯于当天经索道平稳运送至垂直跨度270米的调压井。此举也填补了国网系统内高山大岭10吨以上级重载物资索道运输的空白。
据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相关负责人介绍,新蝶阀成功运抵调压井后,国网四川映秀湾电厂将启动渔子溪水电站全停水工作,拆除原有蝶阀各部件,逐项安装新蝶阀。改造项目完成后,电厂每年可将机组全停水检修工期缩短20-30%,增加发电量约800万千瓦时,络绎不绝地将清洁能源输送至成都平原。(国网四川电力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