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 > 正文

德阳未来五年如何发展?三组关键词带你“解码”

德阳未来五年如何发展?三组关键词带你“解码”
2021-11-07 20:07:21 来源:

“这几天在德阳,我们看了天府数谷、东方电机、东汽、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无人机飞行基地,还去看了红伏村、年画村、棚花村,给我的印象都太深刻了!”11月5日,正在德阳参加“四川主干新高地 西部现代化典范城”—2021全国主流媒体德阳行的荆楚网编辑张依激动地表示,德阳这座城市太有魅力了,不仅有“重装之都”的美誉,更蕴含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独特魅力,如今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机遇的双重加持下,德阳提出打造“四川主干新高地 西部现代化典范城”,未来太值得期待!

德阳未来五年如何发展?三组关键词带你“解码”

德阳城区 供图 德阳市委宣传部

“四川主干新高地 西部现代化典范城”—2021全国主流媒体德阳行,是今年9月底中国共产党德阳市第九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后,德阳开展的首次大型宣传活动。活动由德阳市委宣传部、德阳市委网信办、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联合主办,邀请了人民网、新华网、荆楚网、深圳新闻网、凤凰网等近30家全国主流媒体,在5天时间走进德阳的24个点位,深入领略德阳在追赶跨越中奋力争先的拼搏精神,感受德阳昂扬向上的发展状态、美好和谐的社会风貌,体会德阳人民的务实重干和开拓创新。

德阳未来五年如何发展?三组关键词带你“解码”

绵竹年画村 供图 德阳市委宣传部

在“两个大局”交织、“两个百年”交汇的关键节点,德阳开启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德阳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指出,未来五年,德阳要坚定落实中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省委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战略,坚持“一二三六”总体思路,锚定“三地两区”发展定位,做优做强支撑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功能板块,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实现经济行稳致远、人民生活美好、社会安定和谐,构筑全省主干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加快建设西部现代化典范城市。

德阳如何打造“四川主干新高地 西部现代化典范城”?有哪些强有力的支撑?如何切实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今天,让我们用三组关键词带你来一探究竟。

关键词一:变化

A:从“支”到“干”

“德阳提出‘打造全省主干新高地’,在全省战略地位实现由‘支’到‘干’的深刻变化,体现了省委对德阳发展的新要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省委将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手棋”,作出建设现代化成都都市圈的重大部署,全省主干已由成都拓展为成都都市圈,推动德阳实现了由“支”到“干”的深刻变化,战略位势水涨船高。

德阳市委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作为德阳未来发展的最大机遇,鲜明提出“打造全省主干新高地”,加快构建支撑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功能板块,在做强成都极核、壮大全省主干中提升自身发展能级,这既是服务国省战略大局的应有担当,也是乘势而上增强自身发展能力的客观需要。

B:“建设西部现代化典范城市”

“建设西部现代化典范城市”是立足德阳发展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定了我国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方位。

德阳在西部120个地级城市中GDP排名第7位、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居第1,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应该如何科学定位、精准发力?

德阳市委综合考虑德阳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鲜明提出“建设西部现代化典范城市”,将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对外开放、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为西部地级城市探索经验、作出示范,这既是德阳坚定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的重大举措,又是立足德阳实际、顺应人民期待确定的奋斗目标,为德阳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二:信心

宏伟蓝图已绘就,冲锋号角已吹响。今后的五年,是德阳战略机遇落地期、转型发展关键期、蓄势突破窗口期,德阳将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德阳在客观分析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充分讲清比较优势、讲明奋斗前景,从多个方面阐述德阳未来发展的信心之所在,令人振奋、催人奋进。

A:基础条件

德阳作为全国全省的重要工业城市,拥有较好的产业基地、便捷的区位交通、丰沛的人力资源、优良的生态本底,人均GDP、规上工业增加值、数字经济产值、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营商环境指数等诸多名列全省前三,在基础设施建设、县域经济、城乡融合、社会治理等方面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加快发展、追赶跨越的条件已经具备。

德阳未来五年如何发展?三组关键词带你“解码”

东电自主研制全球首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转子在白鹤滩水电站吊装 供图 德阳市委宣传部

B:发展潜力

德阳作为成都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胡焕庸线”东侧,具备较强的人口和经济承载能力,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将释放大量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根据相关部门预测,未来5年德阳市城镇化率有望以每年至少2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增长,将有超过40万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按目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13万元计算,这将为德阳市带来每年超过500亿的投资需求;按城市居民人均年消费比农村居民高1万多元测算,每年将增加40—50亿的消费需求。

张依和媒体朋友此次前往的旌阳区孝感镇红伏村,就是一个缩影。红伏村在区委区政府“三变五社”改革下,先后成立集体资产、土地、劳务、置业、旅游五大股份合作社,通过一年多运行,成功实现“两个翻番”目标(第一个翻番:集体经济收入从2019年的70万元,预计今年底可达150万元;第二个翻番:可经营性资产通过清产核资和近两年发展,从124万元上涨到536万元,提前完成翻两番任务)。而整个旌阳区通过“三变五社”分红超800万元,真正做到让村民钱包“鼓起来”。

C: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在德阳交汇,更多长期性战略红利、制度性政策红利、持续性市场红利加速释放,外界对德阳的预期明显改善,集聚高端资源要素的条件更为有利,这将为德阳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能。总的来看,德阳发展的传统优势持续巩固,新的优势正在形成,只要把这些比较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优势,德阳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德阳未来五年如何发展?三组关键词带你“解码”

四川国际航展 摄影 潘文

关键词三:措施

党代会明确提出,打造全省主干新高地,加快建设西部现代化典范城市,必须强化系统赋能、数字赋能、创新赋能、改革赋能、开放赋能,从坚持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成德同城化进程、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持续扩大开放合作、建设新时代美丽德阳、提升德阳文化软实力、积极创建美好生活九个方面发力,努力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推动各领域各方面工作实现新突破新跨越。

A:加快构建现代经济体系

德阳将坚持制造业发展不动摇,同步推进“新四化”发展,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等问题,实现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一二三产业协同互动,推动德阳现代经济体系加快构建。

B:全面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将“公园城市”理念贯穿始终,通过大幅增加绿地绿化、水体水系、湿地公园、公共空间、文体设施,协调人、城、产三者关系,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域建设公园城市。

德阳未来五年如何发展?三组关键词带你“解码”

一江春水画中来 摄影 秦明东

在德阳首个现代公园城市示范片区——金螺湾生态公园,张依和媒体朋友们现场体验了园内智慧坐凳、智慧自行车、智慧吊环、互动屏幕。张依说,“德阳这种做法很值得借鉴和学,老城区结合旧城改造增加新社区公园,形成‘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的三级公园体系,营造城市新形态、探索发展新路径,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C:持续扩大开放合作

德阳将坚持对内对外开放联动互动,全面融入国家和省开放发展总体战略,深度嵌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建设,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德阳将高标准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德阳协同改革先行区,建成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一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特定商品进口口岸,打造内陆开放口岸,同时,全面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交流合作,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显著增强对外开放辐射带动能力。

德阳未来五年如何发展?三组关键词带你“解码”

德阳石油钻机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全国第一 摄影 姚东

D: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德阳将坚持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全面提升人口、产业承载力和对区县的辐射带动能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完善现代城镇体系,实现大美乡村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以“三星堆+”带动德阳全域旅游,建设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构建以“10高18快13轨”为代表的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健全多层次教育、卫生、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加快打造城乡一体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德阳未来五年如何发展?三组关键词带你“解码”

改造后的三星堆博物馆综合馆 摄影 张艳

乘风破浪展宏图,扬帆奋进正当时。相信在德阳人民同心、同向、同行下,历史悠久、厚重自信的德阳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一个经济更发达、百姓更富裕、环境更优美、社会更和谐的现代化德阳必将以全新的面貌屹立在中国西部。(记者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