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 > 正文

《“一带一路”城市互联互通指数报告》发布 成都入选优秀案例城市

《“一带一路”城市互联互通指数报告》发布 成都入选优秀案例城市
2021-10-26 14:24:30 来源:

共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是关键。10月26日,《“一带一路”城市互联互通指数报告》在第五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发布,成都入选报告优秀案例城市之一。

《“一带一路”城市互联互通指数报告》发布 成都入选优秀案例城市

川观新闻记者从论坛上获悉,从2020年初起,在中外城市和国际合作机构的支持下,中国城市和小城镇中心与世界经济论坛、科尔尼咨询公司共同启动了“一带一路”城市互联互通指数项目研究,评估沿线城市之间各类关键要素的流动情况。该《报告》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和信息互联六个维度,针对首批选取的22座共建“一带一路”典型城市,总结了“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互联互通建设方面的显著特征,对比了国内城市与国际城市在互联互通方面的优势及差距,并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指数的发布对沿线国家的信息研判和决策具有现实意义。”作为《报告》的发布人,成都市常务副市长苟正礼表示,成都市作为“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联盟宜居工作组组长,很荣幸入选为报告优秀案例城市之一,也欢迎各方加入我们一起研究互鉴,共同推动城市互联互通建设。

苟正礼谈到,面向未来,成都市将对标《“一带一路”城市互联互通指数报告》评估优势禀赋及劣势短板,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坚持内外联动、循环畅通,以国际化思维、全球化视野探索谋划内陆城市高水平开放新路径。

【新闻多一点】

从“‘一带一路’城市互联互通指数”看成都实践

在政策沟通方面,成都持续深化国际交往交流,连续举办了五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目前驻成都领事机构已增至21家,国际友城总数增至104个。

在设施联通方面,成都打造承东启西、内外联通的战略通道体系,扎实推进“48+14+30”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布局。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提升中欧班列运输能力,持续完善“7+5”国际铁路及国际铁海联运通道。与重庆共同打造中欧班列(成渝)品牌,1-9月,中欧班列(成渝)合计开行3898列、开行量全国领先。

在贸易畅通方面,成都加快完善高能级开放平台体系。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高新西园综合保税区等建成投运,海关特殊监管区数量位居中西部首位,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在全国综保区中长期排名第一。纵深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中法、中德、中意、中日、新川、中韩等六大国别合作园区提质增效。

在资金融通方面,成都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质效。启动“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载体建设。推进省级“一带一路”国际多式联运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启用全国首个跨境贸易金融服务区块链平台。加快制定营商环境政策4.0版,入驻305家世界500强企业。成都连续八年稳居“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第1名。

在民心相通方面,成都持续展开品牌文化交流活动,为举办旅游、美食、音乐等多元化的民间活动提供保障。深入推进国际教育医疗合作;建设“一带一路”人才自由港,制定外籍人才印记专项政策体系。

在信息互联方面,成都继续提升国际通信枢纽地位。加快提升区域骨干通信能力,目前,互联网直连点带宽达到660G,城域网出口带宽达到32.2T。2020年,西部首个超算中心——成都超算中心建成投运,最高运算速度达到10亿亿次,进入全球前十位。通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记者 吴亚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