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四川消息(陈敏)10月20日,在2021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开幕式上,著名经济学家、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马光远表示:中国正面临登顶“数智经济”最好的时间窗口。
在他看来,放眼全球,中国对数字经济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理解数字经济?马光远谈到,“其实我更愿意把它叫‘数智经济,它是人类经济的最后一个形态。”其本质是生产、消费、物流等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智能化过程。
数字经济最好的发展应用在中国
为什么中国可以成为最大的赢家?马光远认为,在整体的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现在全球数字经济最好的生存环境、应用场景在中国,伴随着全球核心产业链转移到中国,全球生产和研发都围绕中国来进行。
“因为制造业领域中国的地位不可替代。”资料显示,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2020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在500种主要工业品中,超过四成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坚实。
“数智经济”的核心在哪里?马光远强调,制造业是我们做所有新兴产业的基础,也是面对任何重大突发情况时,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发展的基础。其次,在全球数字基建方面,中国布局最好,这就意味着,“未来中国数字经济的应用场景、规模也好,都是非常惊人的。”
《中国数字化之路》报告显示,2020-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将维持在15%左右。到2025年,数字经济规模将突破80万亿元,占GDP比重达55%,到2030年,数字经济体量有望突破百万亿元。
发展数字经济仍需解决那些难点问题?马光远认为,首先是如何把大战略转化为实际的“路线图”,每座城市需要根据自身基数去熟识战略,其次是各地要找到自己产业的切入口,因为各地整体的数字基建情况不一样,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特别是传统产业如何与数字经济相结合,实现数字化改造,搭上数字经济的这趟快车。
再次是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方面,中国与美国有些差距,特别是硬技术层面,差距相对比较大,最后是数字经济如何与城乡一体化、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近几年,我们虽在商业领域探索出很多优秀的成果,如农产品直播带货,但短板是农村数字化虽然推进很快,但仍然面临着很多的瓶颈,“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城市的问题,也有农村的问题。”
著名经济学家、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马光远
注重打造数字化的最好生态
“我想告诉大家,成都的创业活力跟打麻将的活力是差不多的。”马光远认为,成都是中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谈数字经济,谈创新,非常具有价值和意义。
“数字化的成渝,可能是下一步评定双城经济圈融合层度的一个关键。” 在他看来,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不仅面临着地理层面的问题,还有诸多融合问题。从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程度等层面来讲,“成渝地区一体化是在血液里的。”
而融合难点在哪里?马光远说道,“成渝两地人口、经济总量看起来很大,但实际上,两个核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发展之间差距比较大,缺乏中间的衔接环节。”同时,两地仍需提高城市吸引力,吸引优秀的数字化人才投身到西部数字化产业建设中。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下一步发展,要注重打造一个数字化的最好生态。”马光远谈到,成都的人口是成都未来竞争的关键的关键。过去七普成都人口增量在中国所有城市里排名第三,跨入两千万特大城市的行列,不仅是人的数量,从人口素质来看,成都人口素质也在全国处在一流,这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他还认为,成都在交通枢纽地位、城市创新指数、产业集群建设方面均具有优势。“从整体综合实力来看,成都在数字经济建设方面成为中国的一流城市,成为中国的数字经济创新之都,它具有全面的基础。”
“我对成都数字经济的发展非常期待,如果我们抓住数字经济这个最大引擎,十年以后,成都将比现在要更具竞争力、活力和魅力。”马光远说道。(图据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