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地区某种肿瘤高发?不同阶段的肿瘤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该怎么处理?如何对本地区患者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如果有一个基于某地区专属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肿瘤生物样本库,那么这些问题便有了研究的数据,或许就能找到解开肿瘤谜团的“钥匙”
近日,2021中华肿瘤大会在成都举行,数百位全国肿瘤学界大伽成都论道。大会上,围绕制约我国肿瘤防治水平关键环节,大力推进肿瘤早诊早治成为共识。
提升肿瘤的防治水平,科研是关键,为此四川在不断发力。怎样找到解开肿瘤谜团的“钥匙”?建立肿瘤的样本库,成为寻找这把“钥匙”的路径之一。
前不久,国家科技部公布中国人类遗传资源行政许可事项2021年第十五批审批结果,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生物样本库顺利通过保藏审批,获得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行政许可。这意味着我省有了首家肿瘤“生物银行”。
能 做 啥 ?
样本有巨大研究价值,可储存500万份
“过去,患者在临床上手术切除的肿瘤一般都当作医疗垃圾处理。”省肿瘤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其实,这些“垃圾”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肿瘤也是有一定规律的,有些地区可能某种肿瘤高发,有些人的某种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肿瘤等,找到这些规律对肿瘤的预防和治疗能起到积极作用。以前肿瘤防治方面的研究更多是依靠各地医疗机构汇总的数字来分析,而不能从肿瘤本身入手来分析肿瘤的共性,尤其是那些罕见的肿瘤,保留样本将对肿瘤的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肿瘤是有个性化差异的,对于患者个人来说,尤其是肿瘤复发患者在不同阶段的肿瘤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有助于医生在治疗上采取更有效的办法。
“如今,四川有了肿瘤样本库,既是全省首个,也是西南最大的。”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生物样本库主任曹邦荣告诉记者,生物样本库又称“生物银行”,是由生物样本资源库和病例信息数据库组成,适用于分子、遗传、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等各个领域的研究。
省肿瘤医院肿瘤样本库是2018年底开始筹建的。曹邦荣介绍,样本库建在省肿瘤医院信息楼的一楼,占地740平方米,拥有超低温冰箱16台、大型气相液氮罐10台,初期储存量约230万份,总容量可达500万份。“超低温冰箱常年温度保持在-80℃,可保证样本保存5至10年;液氮储存罐可达-196℃,理论上可实现样本长期永久保存。”曹邦荣说。
样本库是纯公益的服务平台,目的是为了肿瘤的研究,样本的采集也是免费的。曹邦荣说,医院在收集样本前,在医院治疗的患者会收到“是否保存肿瘤生物样本”的询问,征得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符合条件的肿瘤生物样本便会存入样本库。样本库的工作人员必须签订患者隐私保护协议,在录入患者的信息后,样本保存盒上只保留数字代码,没有患者的姓名。此外,医院为保证储存样本和数据的安全,会对在库所有样本和数据设置访问权限,医院需要利用生物样本产生的研究数据进行公开发表时,不会公布样本捐献者的姓名或可辨识身份的任何个人资料。
如 何 管 ?
采取纵向数字化管理,将面向全省采集
一些医疗机构为了课题需要也有保留肿瘤样本的,但保存的条件有限,样本保存的时间不长、成本过大、信息不沟通、特殊样本浪费。曹邦荣说,建起样本库后,设备、管理、运用、科研等都是按国家统一标准和要求,确保了生物样本的安全性和科研的有效利用。采集来的生物样本都由专业人员经过反复核对,采取数字化信息管理,避免了人工储存时的差错。
以往生物样本的储存,大多采用横向管理方式,就是把采集的样本按不同的肿瘤病种、不同的患者,排列编号储存。省肿瘤医院肿瘤生物样本库采用了全新的“纵向时间轴”记录模式,即将同一位病人不同时期的肿瘤生物样本按照时间顺序纵向储存管理。样本库与省肿瘤医院病案科信息互通,患者的病例、随访记录等病情信息将与标本一一对应。临床医务人员或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数字化查询系统,一次性速览同一病人不同时期的肿瘤标本及其对应的病情情况。
“采用纵向式的管理模式,可以清晰地看到随着时间推移肿瘤产生的变化。”曹邦荣告诉记者,这种模式有利于临床医务人员和科研人员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和科研。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也设在省肿瘤医院,这就意味着肿瘤样本库并不局限在采集省肿瘤医院内的样本。曹邦荣说,今后样本库将面向全省各地的医疗机构和癌防协会采集。从各地采集的肿瘤样本具有多样性,这对肿瘤的研究、药物的研发以及患者的治疗都更有意义。
未来,四川的肿瘤样本库还会在形成区域肿瘤样本库的基础之上,与国家癌症中心肿瘤生物样本库联网互通,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科研资源共享。(记者 石小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