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行暨碳中和成都大会上,《成都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功能区工业碳中和行动方案》正式发布。方案显示,成都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功能区力争在2030年建成“全国碳中和发展先行示范区”。
成都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功能区位于成都青白江经开区内,目前已构建起以新型材料、新能源装备为主导的绿色低碳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家“双碳”目标下,今年5月青白江区与四川大学、四川省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合作,针对该功能区开展了碳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该区域规上工业企业能耗以天然气为主,占比高达77.2%,已顺利完成煤炭利用转型;工业碳排放量达到100万吨,万元产值能耗属于中等水平。
以普查结果为基础,《行动方案》提出了该功能区的“减碳”目标:在2025年前建立起减排机制以及碳排放核算体系,单位产值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比2020年分别下降20%和1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30%,顺利实现整个功能区的碳中和。在2030年之前,比2020年分别下降40%和25%以上,建成“全国碳中和发展先行示范区”。
为实现这一目标,《行动方案》还明确了科技支撑、关键技术应用示范、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新型碳中和科技企业培育五大举措,助力青白江区这一老牌工业基地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绿色发展的目标。(记者 张红霞 陈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