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 > 正文

成都多项特色基地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

成都多项特色基地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
2021-09-09 09:39:28 来源:

日前,由中央网信办等8部门公示的《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的通知》名单中,成都市入选综合基地、特色基地(教育)、特色基地(体育);成都市锦江区入选特色基地(养老);成都市武侯区入选特色基地(社区治理)。

为深入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工作,超前探索智能社会的运行模式、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体系、体制机制等,中央网信办等8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建设。

试点基地分为综合基地和特色基地两类,综合基地原则上是在特定的行政区域(地市级、区县级),开展智能社会治理的综合性实验;特色基地是面向城乡的教育、卫生健康、养老、社区治理、城市管理、环境治理、体育等特定领域,开展智能社会治理实验。

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的建设任务为:搭建智能社会治理应用场景,利用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围绕社会治理重点领域,超前一步搭建智能社会治理应用场景,展示智能社会的特征和情境,探索智能社会治理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总结智能社会治理经验理论,基于搭建的应用场景,采用社会实验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总结智能社会治理的经验;制定智能社会治理政策标准,针对智能社会治理中暴露出的问题,研究提出有关智能社会治理的应用标准或规范,制定出台行业或地区的政策举措、法律法规;建立适应智能社会的治理机制,提出适用于智能社会条件下的社会治理流程再造方法,探索形成智慧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建立适应智能社会的治理机制。

成都各地将采取哪些行动?9月8日,川观新闻记者进行了了解。

一、锦江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养老

近年来,锦江区已建成完善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完备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以及建设了特色鲜明的智慧健康社区,实施了初具规模的“物联网+”适老化改造等工程,顺利入围“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之养老特色基地。

据锦江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养老)将以智能技术与社会治理相结合为重点,聚焦老年人和家庭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构造以成都锦欣康养公司等技术主体,以西南交通大学国家级老龄化科研智库为研究主体,以四个城区典型形态的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为应用主体,打造全链条全生态的智能社会治理和智慧养老城区样板。

锦江区将在导入式智力支持、多元化资金保障、全过程质量监控、精细化组织实施机制等一系列关键领域、关键问题、关键技术上开展改革创新,力争通过三到五年持续建设和深度研究,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社会治理成套解决方案和技术实践方案。

二、武侯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社区治理

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特色实验基地后,武侯区将采取哪些行动?据了解,武侯区制定了《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建设方案》。

根据《方案》,武侯区将以11个街道、71个社区及其120余万常住人口为应用主体,通过与技术主体——武侯区行政审批局、四川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中心、成都边界元科技有限公司、武侯社区科技公司,研究主体——华中科技大学、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深度合作,广泛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支撑,构建“1+5+5+N”社区智能治理模式,即:建设1个智能治理大数据指挥系统,健全区—街道—社区—网格—小区五级联动体系,设置社区智能党建、智能服务、智能宜居、智能安全、智能共享五大功能模块,搭建智能党建心愿墙、智能物品共享、智能社工机器人、智能物业服务N个智能治理应用场景,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武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25年,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特色基地(社区治理)基本建成,社区党建、服务、宜居、安全、共享等智能社会治理典型应用场景基本覆盖,总结形成经验规律和支撑理论,出台实施一批适配政策,让智能社区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实现社会高效能治理的基础性力量。(记者 吴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