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要闻 > 正文

聚焦海科会 |李立浧院士:建设透明电网 支持能源绿色转型

聚焦海科会 |李立浧院士:建设透明电网 支持能源绿色转型
2021-09-06 19:00:47 来源:

中华网四川消息(陈敏)9月6日上午,以“碳中和愿景下能源转型与创新”为主题的2021全球绿色发展高峰论坛在成都开幕。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浧作了《建设透明电网,支持能源绿色转型》的主题演讲,就我国电力系统的状况、如何实现“透明电网”、如何获取数字和数据等进行阐述。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建设透明电网 支持能源绿色转型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浧作《建设透明电网,支持能源绿色转型》主题演讲 摄影 陈敏

绿色发展,到2060年氢能为主体,中国电力系统的状态会是什么样?李立浧院士认为,“泛电气化”是指现在中国能源电力从2020年的20%提升到2060年的70%(90%),即用电力来制氢、制甲醇,代替化石能源,要实现“数字化、智能化、透明化”。

为何提出“透明电网”这个概念?李立浧院士认为,我们电力系统特别是我们的电网系统,“对于信息化、数字化这个步伐走得没有其他行业来得步伐大,比如交通系统、农业系统,”“因为我们承受了巨大的安全问题,保证供应问题,这是我们要突破的一件事:要把我们电网企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快速提升”。

“透明电网”实现了是什么样的?李立浧院士说:“透明电网”就是整个电网要实现全面可见可制可控,要通过信息技术、集成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等与电网电力系统深度融合,实现电网自由的数据采集、存储、获取和智能分析。

如何获取数字和数据?李立浧院士指出,第一步要有传感技术,即智能传感技术和小微智能传感技术——用一个巨磁阻对于磁场敏感的技术来研发智能的电流传感器,计划明年在南方电网逐步替代;第二步,研发在便压力里放一个智能传感器——类似于智能机器人,它的变压器的状态能够传到外面。

未来新型电力系统要怎样实现?李立浧院士建议,第一是无条件接受新能源,第二是系统有无限大的功率、无限多的能量,系统靠功率动态平衡、能量动态平衡,而不是靠现在所谓惯量的保证系统稳定。